4月4日,沁阳市崇义镇后杨香村文化大院传出阵阵乐曲声,由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办的后杨香村创建“德孝示范村”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后杨香村因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杨香扼虎救父的典故而得名。晋朝时,14岁的杨香随父亲正在田间干活,忽然蹿出一只老虎,一口咬住杨香的父亲。情急之下,杨香猛地扑上去,用力扼住老虎的喉咙,任凭老虎怎么挣扎,她那一双手始终像一把钳子,紧紧扼住老虎的喉咙不放,老虎终因窒息而瘫倒在地上,其父得以幸免于难。
1000多年来,杨香扼虎救父的故事被村民传颂,感动和影响了一代代后杨香村人。至今,该村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家庭和睦、父慈子孝,而德孝文化,正是孝子故里的“传家宝”。
为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后杨香村“德孝示范村”的带动作用,在沁阳市委宣传部、崇义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后杨香村启动了“德孝示范村”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义工们表演了《礼》《母亲》《游子吟》等彰显德孝文化的舞蹈,该村党支部书记郝发龙为“德孝义工团”授旗。
该启动仪式还进行了“德孝基金”捐款活动,现场接受捐款4.6万余元。其中,郝发龙捐了5000元。他说:“我今天特别激动,十分感谢全村的父老乡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们村率先走进了‘美丽乡村’的行列。今后,我们要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创建‘德孝示范村’,凝心聚力,把后杨香村建设得更美好,让德孝观念渗入每个村民的脑海里,人人争做好人,争做对社会发展的有用之人。”
据了解,为创建“德孝示范村”,今年3月下旬,该村的老党员、老干部自发成立了“德孝义工团”。他们义务清扫街道,宣传中央政策,传播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短短几天时间,就有120多名村民加入义工队伍,年纪最大的已经82岁。78岁的义工团团长郝尚友是一名退休干部,他告诉记者,村民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下一步,义工团将对村里的公益活动进行分类,按照每个义工的特长分为若干专业小组,各小组间既分清职责,又协调合作,大家伙儿努力把后杨香村建成更加美丽和谐的家园。
53岁的吕麦英是一名德孝义工。启动仪式上,她同十几名村民一起走上台,为自己的婆婆洗脚。她说:“我不是在‘作秀’,德孝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孝老敬亲,身教胜于言教,我为婆婆洗脚是在给两个女儿做榜样,希望孝老敬亲的美德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吕麦英的女儿宋娟是一名私立学校的教师,她说:“今天的活动特别有意义,作为孝子杨香的后人,我感到很自豪。我一定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后杨香村人,为我们村的发展增光添彩!”
崇义镇党委书记陈建军告诉记者,如今,全国上下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后杨香村有良好的德孝传统,作为孝子故里更应该把德孝文化传承好,把义工队伍组织好,把村容村貌建设好,为崇义镇的和谐发展带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