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下,一群小学生在操场上欢快地踢着足球,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足球教练苗青在一旁对他们进行指导。这是4月8日下午记者在市实验小学操场上看到的一幕。
近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的总体目标,全国各地也都围绕足球进校园这一话题进行热议,我市在这一背景下适时启动了校园足球行动计划,明确3年内创建至少8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从2016年起把足球运动纳入学生体质测试项目,加快校园足球发展。足球进校园,我市已箭在弦上。孩子们会因此爱上足球吗?足球“踢”进了校园,家长和学生怎么看?近日,针对足球进校园这一话题,记者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以及足球圈内人士。
提起足球,不少老球迷会忍不住遥想当年的盛况。网友【火炎焱】是一名资深的足球迷,几乎每周他都会约上好友找场地去踢足球。“我们上学的时候很多人喜欢足球,每到世界杯举办的时候我们都千方百计看实况直播,特别是2006年世界杯期间,球迷们自发组织在市东方红广场观看比赛,场面特别盛大。”网友【火炎焱】说,“目前我市的青少年足球氛围不浓,特别是‘90后’,几乎没有喜欢踢足球的,足球进学校的计划肯定会对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产生影响。”
“足球运动也曾在焦作辉煌过,现在氛围的确不浓。”苗青说,“2010年省运会后,组建焦作市女子足球队就出现了困难,老一批运动员退役后,新的一批没有接上,直接出现了断档。原因有几个,一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一般选择让孩子学习音乐、美术等,对于足球这类吃苦的运动不愿意让孩子参加,许多有天赋的孩子因此放弃了足球。二是没有合适的场地,足球运动无法开展,孩子们失去了对兴趣的培养。三是现在学校大都对足球运动不重视,没有很好地推广。”
“目前学生喜欢踢足球的很少,挑选到合适的队员非常困难,有时碰到好的苗子,做通了学生的工作,家长却不同意。”苗青坦言,“足球进学校这一政策我非常赞成,要是足球运动在校园普及了,肯定有许多人会对这一运动产生兴趣。”
让孩子踢足球,我市市民是怎样看待的呢?焦东路小学三年级学生赵鹏远喜欢运动,每天放学,他都会到市体育运动学校打乒乓球。他的母亲告诉记者,她不会让孩子去踢足球,一是足球有身体对抗容易受伤,二是孩子周围没有同学喜欢足球,一个人没办法玩儿。
市民申先生在上学期间喜欢踢足球,说起对儿子兴趣的培养,他还是偏向于篮球运动。申先生告诉记者:“妻子认为踢足球会造成罗圈腿,所以不让儿子踢足球,孩子要是对足球有兴趣,我认为还是要以孩子的意愿为主。”
在大街上的随机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不会主动让孩子去踢足球,但是通过国家在校园推广足球,孩子如果喜欢上了足球,还是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去踢球的。
市十二中学学生卢浩告诉记者,国家推行足球进学校计划是一件好事情,可以增加国家的足球人口,为提升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苗青告诉记者,我市目前能够从事足球运动的场地很少,就算学生们想踢球,也不容易找到地方。要想普及这项运动,场地这一硬件条件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有了硬件条件,学生们逐渐对足球产生了兴趣,足球运动才能有上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