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完善四项机制 促进安全生产
时事漫议
土地流转绝对不能拔苗助长
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 要一竿子插到底
形成按制度办事的新常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形成按制度办事的新常态

作者:□李志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小圈子”的危害众所周知,破坏团结,突破规则,有损公平。然而,仍然有人乐于组建“小圈子”,有人乐意加入“小圈子”。究其原因,就是在“小圈子”里,有人好办事,出了事有人能顶事,好处如此之多,自然有些党员干部就会趋之若鹜。

  治理“小圈子”文化,首先要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党性强则意志坚,现实表现为拥有坚定的信仰,就会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自信并为之努力奋斗。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解放事业,抛家弃业、牺牲自我而无怨无悔。和平建设时期,铁人王进喜和工友们硬是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创造了大庆油田生产建设的奇迹。改革发展时期,小岗人用签生死状的方式,把土地分包入户。进入新时期,孔繁森、杨善洲、沈浩、李林森等优秀代表在不同的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同时代党性要求不同,但忠诚于党、服务群众的宗旨始终未变。每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党章、宪法学习,主动向先进看齐,对“三个自信”真学真信真实践,用一身正能量来抵御“小圈子”文化的侵蚀和破坏。

  治理“小圈子”文化,还要注重外在教育引导。各级党委要把党员干部教育引导摆上重要议程,党组织负责人要主动抓、亲自抓,身体力行带头抵制“小圈子”,不搞亲亲疏疏,讲团结,顾大局。要定期组织培训班,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了解少数党员干部受“小圈子”影响蜕变犯罪的真实案例,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小圈子”的危害,远离“小圈子”。要认真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许多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深入查找自身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认清了自我,消除了误会,增进了团结。同样的民主生活会,过去和现在取得效果却不同,根本原因就是现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动真碰硬,不讲真话不行,不查深问题不行,不拿出解决方案不行。可以说,民主生活会开好了,“小圈子”就无处遁形,自然消失了。

  治理“小圈子”文化,必须严格落实制度规定。落实制度规定最怕松紧带式,落实的口子可大可小。满意的,就包容一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满意的,就没事找事,小变大,大变炸,典型的选择性执行,也是人治而非法治的体现。这样的状况持续下来,就很容易吸引党员干部去加入“小圈子”,以求得保护,久而久之,“小圈子”便形成了。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堵住制度规定落实的漏洞,变弹性执行为刚性落实,怎样规定就怎样照章落实,不因人而异,不因事而变。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防止一些领导干部搞“一言堂”,按个人意志办事,凌驾于制度规定之上,“任性”对待制度规定,形成以制度规定来处理事务的常态。

  (作者单位:博爱县委组织部)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