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各级领导干部要提振信心、正视问题,加压驱动、加快发展。关于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要集中力量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抓大产业,着力培育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做大优势、做大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二要抓大项目,着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是进一步抓好十大建设、产业集聚区十亿元以上项目、十大文化旅游园区等建设工作。同时,要对接国家、省有关部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谋划、促进一批大项目落地焦作。三要抓大招商,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动起来、走出去,重点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十大产业,引进一批补链型、终端型项目。四要抓大环境,着力创造发展新优势。加强服务环境建设,压减审批项目,缩短办结时限,提高行政效能,打造开放高地,提升软实力。
围绕贯彻落实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此次会议精神,谢玉安强调了四点意见。第一,要上下贯通。抓经济工作,既要“看天气”,吃透上情、把握上级政策;又要“接地气”、吃透下情,体现地方实际。在政策层面,要研究上级政策、吃透上级精神,结合焦作实际,把具体工作谋划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跟进,避免决策失误,避免走弯路、走错路;在工作层面,要弄明白各项工作的刚性要求、硬性指标,把本地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思路、提升思路,防止走弯路,避免做“无用功”。第二,要新老结合。经济工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既要抓住已有的,又要盯住新兴的,做到新老结合、持续壮大。一方面,要抓新、老经济增长点,在抓住对外贸易、房地产等原有经济增长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能力转型升级、居民消费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抓新、老产业,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两个优势一起要、两个市场一起抓,全面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第三,要内外并重。现代经济是合作经济,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体现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在区域合作上下功夫,各部门、有关县区要在持续承接转移的同时,重点研究郑焦铁路为焦作带来的新商机、新机遇,主动对接郑州、寻求商机、整合资源、借势发展,加快郑焦一体化融合发展。特别是沿线各县区要找准发展定位、提升发展思路,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要坚持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并重,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重点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延链拓链补链,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同时要对本土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自身优势,促其做大做强。第四,要标本兼治。在治标方面,要继续把保增长、稳增长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按照省委“三准三专三聚三提”要求,确定一批专项、组织专人研究、制订解决问题专案,盯调整、盯项目、盯招商、盯服务,抓好困难企业的脱贫帮扶,迅速扭转经济下行局面;在治本方面,要依托科技创新驱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企业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提升焦作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创优发展环境,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养商的环境,打造服务效能更高、创业成本更低的政务环境。
谢玉安还对近期全市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强调,一要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突出加强企业服务工作,盯紧全市工业企业尤其是困难企业,进行点对点、人对人、一对一的专项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二要抓好财源建设。继续开展好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同时科学用好工业、科技资金,投向关键处,投向新增点,撬动社会资本,巩固主体税源、涵养后续税源、培植新生财源。同时,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本,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三要抓好深化改革。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一批改革事项,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四要抓好郑焦铁路开通准备工作。郑焦铁路6月将开通运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对接郑州,寻找商机、整合资源、借势发展。五要抓好农业春耕生产。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同时,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六要抓好安全稳定。高度重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学校安全和食品安全等,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加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谢玉安最后强调,焦作发展既处在加快转型期,又面临新的转折点,基础很好、潜力很大,挑战不小、希望很大。主动作为,就可能弯道超车、爬坡过坎;慢作为、不作为,就必然贻误发展良机。各级各部门要以此次观摩点评活动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凝心聚力干、扑下身子干、攻坚克难干,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新进步,推动焦作实现新发展。
会议对2014年度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单位、2014年度十大建设先进单位、2014年度全市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先进单位、2014年度产业集聚区发展先进单位进行表彰,温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武陟县、市水利局的负责同志分别作典型发言。
出席会议的还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市厅级干部、市级老干部、市政府秘书长;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常务副县市区长、分管“四区”的副县市区长、发展改革委主任、项目办主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发展改革规划局局长;市直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各产业集聚区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各文化旅游园区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