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本报社情民意版以《牡丹花开正当时,请您手下留点情》为题,刊发了市龙源湖公园牡丹园的牡丹被折冠和踩踏的图片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该报道见报的当天和第二天正好是双休日,公园游人如织,记者在龙源湖公园看到,牡丹园中,个别市民为拍照而穿梭其中,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在里边追逐打闹,记者规劝两句,竟遭家长白眼。记者在这里观察良久,未见到一名公园的管理者出面制止。
这组照片经网络传播后,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谴责。
“@云淡风轻”:提高市民素质,任重而道远;
“@北方麻雀”:看了微信图片真让人心痛!大人用这样的娇纵将孩子们的心灵蒙上阴影,花朵们的未来如牡丹般遭受摧残……可怜的花儿,可悲的人儿!
“@水墨丹青”:素质呀,素质!碎了一地。
“@奎哥”:从小孩可以窥见家长的素质,家长有榜样作用。
“@愚人”:看来,我们公民的社会公德建设,乃至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仍须坚持从文明言行抓起,从具体小事做起,由上至下严起,弘扬先进,针砭陋习,扶正祛邪,方能久久为功,取得实效。
图① 个别人走进牡丹园内拍照。
图② 被踩踏的牡丹枝叶。
图③ 凋谢的牡丹。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