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明霞)“清明节过后,就不能吃甘蔗了吗?网上说,‘清明蔗,毒过蛇’是真的吗?”近日,市民王女士致电本报热线说。
据王女士讲,前几天有一条名为《比毒蛇还毒,清明节后千万别吃这个》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内疯传,说“民间有个说法,‘清明蔗,毒过蛇’,意思就是清明后的甘蔗比毒蛇还要毒”。
“我光知道吃了霉变的甘蔗会中毒,没有霉变的甘蔗也不能吃了吗?”王女士不解地问。
那么吃甘蔗真能中毒吗?就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陈百顺。陈百顺说:“清明蔗,毒过蛇”这句民谚确实存在,但并不是说清明节过后的甘蔗就不能吃了,而是由于清明节前后气温升高,一些甘蔗容易发生霉变,这样的甘蔗会产生三硝基丙酸这种化学物质,食用不到0.5克就可以使人发生中毒迹象。霉变甘蔗中毒起病急,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仅10分钟,最长可达数小时。只有红心变质的甘蔗才会致人中毒,好的甘蔗不会。清明节前后的甘蔗,只要是新鲜的、没有变质的都可以正常食用,颜色不对的就尽量不要吃了。
陈百顺还说,吃甘蔗中毒症状大致可分为轻、中、重三个层次:轻度中毒后的患者2~3小时发病,出现呕吐、恶心、腹痛等症状;中度中毒的患者肠胃症状加剧,出现阵发性抽搐、意识不清等现象;重度中毒的患者主要有深昏迷和癫痫持续状态,或者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市民在挑选甘蔗时,可以注意三个原则:一摸、二看、三闻,摸甘蔗的软硬度;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闻甘蔗有无异味。如果看外观分辨不出,摊主剥皮时要注意看甘蔗的中心和表皮,如果是红心的,最好别买。甘蔗汁很难用肉眼分辨,但毒素却一点也没减少,所以不明来源的甘蔗汁最好不要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