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立法提速
近日,国务院印发《2015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强调,我国将从立法、监管等6个方面、24项重点工作上,深入推进法规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和集中整治,营造公平竞争、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要点》除了制定电子商务法、全面清理“山寨加油站”等社会热点问题外,还特别提及要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的“清风”行动,制订三年行动计划,对出口非洲、阿拉伯、拉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商品开展专项整治,绝不能让假货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
电商改规则须备案并公示
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制定的交易规则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到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同样也涉及电商利益的保障。近日,由商务部发布的《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定程序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交易规则》)于4月1日开始实施。
《交易规则》强调,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经营者制定或修改交易规则须在网站主页面醒目位置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在交易规则实施的7日内须自行登录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备案系统进行相关备案。如未按本规定制定、修改、实施交易规则的,由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警告,并向社会公布。
网购刷信誉好评涉嫌违法
3月31日,商务部在网站上公布《商品流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显示,网购刷信誉、虚构信用评价等手段将违法,这意味着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将线下的标准逐步移到线上。
“消费者在网购时会将商家的信用等级和商品评价作为考量,但可能这些评价或信誉度并不可靠,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刷信用’,这次征求意见稿将对该问题作出规定。”商务部法条司副司长陈福利称。
据商务部一位官员称,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草案)》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向各部门、相关企业、行业协会、专家等公开征求意见。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网、《中国消费者报》、中新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