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刘佳晖)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结合“依法治教年”活动,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规办学、教育乱收费、普通高考舞弊三个专项治理工作,加快推进依法治教。
治理违规办学行为
此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将重点检查和解决学校招生、联合办学、教学安排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治理:有无将学生获奖或参加竞赛、奥赛等培训班情况与招生挂钩;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是否超出规定比例;有无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现象;公办学校有无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或举办民办学校校中校,按民办学校的政策向学生收费;是否存在违规补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是否存在教辅材料散滥现象。
幼儿园重点治理:是否持证办园;城区民办培训机构是否违规举办学前班;是否存在提前教授小学一年级课程等“小学化”倾向问题;是否存在借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等名义违规收费问题等。
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治理:学校设置是否履行审批手续;专业设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招生和学校管理是否规范。检查校外教学点(班)的设置是否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医药卫生类、教育类、司法类专业设置校外教学点(班)是否经过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省教育厅审批等。
普通高中重点治理:有无违规进行招生宣传;有无违规提前单独组织考试录取学生;公办普通高中有无违规招收区域外的学生、违背“三限”政策招收择校生、违规举办复读班或招收复读生。
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
据了解,此次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的重点是2014年秋季开学以来,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涉及教育的收费行为。
具体内容包括:中小学补课乱收费问题;中小学教辅材料乱收费问题;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规范问题;幼儿园以开办各种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亲子班等名义违规收费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违规举办国际班、实验班高收费问题;普通高中违规招收择校生、借读生、复读生收费问题;公办学校以民办学校名义违规高收费问题;收费票据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等。
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教育收费政策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各学校要在校园醒目位置公示经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同时公示实际收费项目(包括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标准和依据,并公布举报电话。凡存在教育乱收费行为的,必须立即进行整改。
治理高考舞弊行为
为确保高考安全、平稳、有序进行,我市将综合治理高考舞弊行为,严查替考等舞弊行为和利用通信工具作弊等问题。
从严治理替考舞弊问题,严查学校是否在考前对考生进行诚信考试教育,考生报名信息是否进行公示,考试期间是否对高二学生加强了管理;招生部门组织考生报名时,是否逐一采集考生的指纹信息、面部图像信息和身份证信息,考生报名信息与高中学籍信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信息是否进行比对,是否组织所有考生签订了《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对被替考的考生是否从严查处;是否全部使用标准化考场,考生进场时是否逐一进行指纹、图像、身份证“三合一”身份审验,对替考人员是否交由公安勤务室查清身份。
综合治理利用通信工具作弊问题,治理重点包括:教育部门、招生部门是否协调当地工信、工商、通信、公安等部门,在高考前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专项活动,在高考中重点打击考点内外串通涉嫌利用通信工具实施作弊的违法违规行为;学校考前是否告知考生不得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入场,尤其不得携带通信、计时、计算、存储工具和文具入场;考区是否统一落实好考场所需挂钟、播音设备和考生所需文具;考点在考前是否检测调试防范通信工具作弊的设备仪器,确保高考时正常使用;考生进场时是否严格使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手机等违禁物品,考试时是否认真发现和处理通信作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