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面对2015年的工作目标,示范区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提升步入常态化:强化规划引领,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市中心工作,强化企业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规划引领。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示范区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构建了城市功能区,工业物流区、生态农业区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示范区要求每一位牵头领导和部门明确项目建设进度、存在问题和手续办理情况,一项一项抓落实。在项目建设方面,要重点抓好新建项目中的航空航天3D打印焦作基地、通号产业园和洹河纳米光电科技产业园建设。对于在建项目,要加快推进天宝桓祥、华晶、中轴矿山机械项目建设进度。对于建成项目,要促使新立康、平原光电、大江重工等企业尽快实现投产达效。对于社会事业项目,要抓好韩公教育园区建设、二医院建设等项目。对于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要抓好电商园二期工程和一期建成的电商园运营工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抓好南阳路、黄河路、世纪路以及南环路等项目建设;对于城中村改造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要以特色小镇与现代农区相结合,重点打造苏家作寨卜昌特色农业小镇。
抓好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区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核心任务,目前形成了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截至目前,示范区共有装备制造关联企业105家,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材料关联企业19家,年产值近60亿元;投资18亿元的3D制造、15亿元的中国通号等34个重大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全力服务市中心工作。市委、市政府规划实施了总投资67亿元的生态水系工程,并将其列为“十大建设”的重要工程。示范区依据市水系规划总体框架,按照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规划实施了示范区水系工程,已开工建设50公里长的河道综合治理和湿地景观项目。目前,黄河水、青天河水已引入示范区,并形成了8000亩的景观水面,预计今年年底,贯穿示范区的水系工程基本完工。示范区将以水系建设为基础,规划建设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6大功能片区,着力打造“生态之城”“展示之城”“文旅之城”,塑造焦作生态门户新形象。在道路建设方面,示范区完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工作,主动对接中原路、丰收路等重点工程,为市内重点工程创造良好环境。
强化企业服务。发展实体经济是示范区经济发展恒久不变的主题。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今年投资3亿元,在原有厂房基础上新改建、扩建8条生产线,是示范区的重点服务对象;要尽快解决准备上市的科瑞森等企业存在的遗留问题;用资金平台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要继续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党支部建设,完善农村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培养、管理新路径;扩大基层民主,落实“四议两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