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风华绝代林徽因
春耕水墨画
科学地看待历史本身
如何培养并拥有强大的专注力
桃花又开了
谷 雨(外一首)
一节生理卫生课
憨大个也是帅小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地看待历史本身
——读《论历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赵青新

  《论历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80岁高龄时编撰的重要著作,收集了他在20世纪60~90年代参与的一些重要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的论文,充分体现了他精深的学术成就。

  该书内容主要包括:对历史与现实及未来关系的思考;对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关系的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地位及其影响的论述;对20世纪史学思潮,如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等的关注;以及对一些与当代社会紧密相关的历史问题发表看法,如野蛮主义等。这些话题看似分散,其中却内含着一个中心主题,即对历史学的思辨: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要受哪些因素制约,以及史学工作者应该如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科学地看待历史本身。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历史可以总结过去的经验,并为当下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这是我们的普遍共识。霍布斯鲍姆同样重视史学的这项功能,但他极大扬弃了“以史为鉴”的工具效能,而使之拓展深化为带有哲学色彩的人文思考。

  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所有的社会形态都需要在过去中确认自身的位置,割裂历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那些因怀古风尚、乡愁情怀而企图恢复过去的做法,比如犹太复国运动者主张回归到以色列国在犹太人被逐出巴比伦而散居世界之前的过去,在实际上是否定了超过2000年以来的犹太人历史。“历史学家所要面对的问题,乃在于要分析社会中‘过去感’的本质,并追溯其变迁与转型。”那种旧式的把历史当作经验来用的做法,过于狭隘,并不可取。“真正的历史学总是要去挖掘社会互动的模式,变迁与转变的机制与趋势,以及社会转变的方向”。历史学家应当通过其回溯性的工作来实现“持续地在预见”。

  在“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一节中,霍布斯鲍姆说:“未来的世界从事经济计划的机构可能不局限于国家,大企业也有可能”。这篇演讲稿发表于1980年,全球经济与跨国经济还没有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样成功,在当时仍不认为未来会出现一个全球性的不可控制的自由市场系统。这个论断体现了霍布斯鲍姆敏锐的预见性和对世界趋势的把握。

  霍布斯鲍姆的经济发展视野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集中心力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的经济机制,这个机制推动资本主义也引导资本主义。马克思丢弃了传统的线性思维,只承认世俗都有一种自由竞争的倾向,但这倾向最终会造成经济集中,马克思察觉到全球经济增长不会是同质的或是线性的,而是受到比较成本的影响。这些看法是霍布斯鲍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延展。 霍布斯鲍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不仅表现在经济思想领域,更体现在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整体延续。霍布斯鲍姆批驳庸俗马克思主义。他指出,历史学是被史学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主体化的一门社会科学,与社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史学工作者不可能脱离社会和时代的背景来思考历史,必然要在所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下来编撰历史,因而必然会受到党派意识等影响。实际上,只有在区别历史事实与谎言这个层面上,史学家才会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就像法官凭借证据来断案一样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事实出发的历史唯物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也是当代史学家观察社会生活的最好方式。

  霍布斯鲍姆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革命情有独钟,并不满足于躲在书斋撰写历史,而对自己创造历史心向往之,终其一生孜孜于改变世界。他被排挤在西方主流圈子之外,但他以笔为矛,戳破了西方世界对他的禁锢。他对历史学的思辨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这是《论历史》给我的最大印象,我想,也是霍布斯鲍姆成为当代重要史学家的原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