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季流感高发期,近来,因感冒、发烧、咳嗽到医院就诊的孩子也多了起来,着实让家长揪心。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市中医院儿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王宏霞。
“现在气温时高时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因体质较弱,在这种‘倒春寒’天气中,很容易感冒、咳嗽。其实,咳嗽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疾病,再加上小儿咳嗽的种类又很多,因此辨别引起咳嗽的病因很重要,在没有搞清楚病因前,不能随便用药。”王宏霞介绍。
说到中医对小儿咳嗽的辨证,王宏霞说,中医认为,小儿咳嗽一般可分为风寒、风热、食积、寒包火四种类型。所谓风寒,就是孩子受风寒后,出现嘴唇白、舌苔白、面颊白、尿白、鼻涕清等症状,这时就需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就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多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这就需要疏风清热、化痰止咳;积食引起的咳嗽,大多表现为舌苔白、厚腻、痰白浓、面颊黄、嘴唇红、口臭等;而寒包火,多发生在身体本来就有热,又感受寒邪的患儿身上,常出现鼻咽干燥、口舌生疮等体内火热偏盛的现象。
针对一些家长在对待孩子咳嗽方面的认识误区,王宏霞指出,现在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一咳嗽,就非常着急,要么是自己到药店买药让孩子服用;要么是吃了一天医生开的药,没有见孩子有明显好转,就要求换药。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咳嗽是人体排除废物的表现,咳嗽初始阶段最重要的不是盲目止咳,而是辨明病因,对症用药。否则,容易导致痰液积存、毒素蓄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最后,王宏霞提醒家长,孩子咳嗽时一定不要擅自用药,最好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中医药在治疗孩子咳嗽方面也有十分独特的疗效。同时,家长要让孩子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多喝水。而对于那些体质较弱的孩子,也可根据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原理,在三伏天、三九天进行中医外治疗法,可提高小儿抵抗力,减轻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