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专程到焦作展馆巡查指导
聚力焦作 深化发展
我市举行海内外英才中原行暨 第四届焦作创新创业洽谈会
最美公交司机任玉石康复出院
今日看点
根深叶茂花正红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深叶茂花正红
—— 市第二人民医院50周年院庆系列报道之技术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朱传胜

  继“看肿瘤,到二院”之后,“看心脏病,到市二院”又在焦作老百姓中流传开来。

  市二院究竟有何“魔法”,让老百姓对其心脏诊疗水平如此信赖与认可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与该院看肿瘤病一样,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因为,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才能给予患者健康,进而得到群众广泛认可与信赖。

  如果说肿瘤技术是市二院步步经营、稳扎稳打的结果的话,那么,心脏诊治则是该院采取“弯道超车”,引进、消化先进技术新思维的结果。

  2014年,为了抢占心脏外科发展制高点,市二院领导经过多方努力,与心脏手术量稳居国内综合性医院首位的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将国内顶尖的心脏外科技术直接移植到该院。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每周派出专家,到市二院坐诊并实施心脏手术。

  在该院领导看来,此乃一举两得:一是让国内顶尖医疗机构一对一地帮扶该院提升心脏诊治整体技术水平;二是让我市的心脏病患者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心脏医疗服务,让他们少花钱就能找到北京心脏名医看病,有效缓解我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没有技术,行医就是纸上谈兵。医院的快速发展,全靠医疗技术大提升。技术和管理就是医院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必须协调同步运行。如果其中一个轮子落后了,车子就会原地打转或者跑偏!”该院院长李富梅如是说。

  在这一理念主导下,该院在医疗技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引得我市医疗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市医疗界的“黑马”。

  在该院迎来50华诞之际,该院在多项技术上已走在全市前列,实现了令同行和百姓惊羡的“美丽转身”。

  敢于创先 勇立潮头

  翻开《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志》,你会发现,50年来,该院对我市乃至中华医学的发展,作出很多开创性贡献。正是这样的贡献,让该院成为患者和同行心目中的医学高地。

  让我们重温一下该院那些光辉的记录吧:

  1971年8月,该院率先在我市开展食管拉网法检查食管癌工作;

  1975年9月,该院将心脏起搏除颤器用于临床,在我市率先开展体外起搏和非同步除颤;

  1978年11月,该院内科成功开展了我市第一例心房颤动同步电复律工作;

  1978年11月,该院将食管腔内加温加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方法,在国内率先试用于临床;

  1980年2月,该院内科在我市率先开展心前区心电标测、心电图食道导联;

  1985年5月,该院在我市首次开展胎肝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收到良好效果;

  1986年,该院普外科在我市率先突破肝脏的手术禁区,开展了新生儿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肝脏部分切除、肝脏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1986年12月,该院呼吸科在国内率先开展胸腔造影,并获得科技成果奖;

  1989年1月,该院骨科应用镍钛合金聚膑器治疗各种髌骨骨折,使该院成为继上海长海医院之后全国第二家应用此项技术的医院;

  1991年,该院血液科成功开展我市第一例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技术;

  1994年,该院骨科成功开展全省第一例骨盆肿瘤半骨盆切除人工骨盆及全髋关节置换术;

  1994年,该院五官科成功开展全省第一例人工喉发音管置入术;

  1997年,该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我市第一例经口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肿瘤的新技术;

  2000年,该院利用DSA、腹腔镜等先进设备开展了我市第一例冠脉造影术和冠脉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术、急性脑梗死动脉超选溶栓治疗、脑动脉瘤电解可脱铂金圈栓塞术、全身各部位肿瘤介入化疗栓塞、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等数十项技术,均填补了我市技术空白。

  这些“率先”和“第一”,在2000年以后,更是接踵而至,将该院推向一个又一个技术巅峰。技术的领先终究会被后来者赶超,但不变的是二院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可贵精神,是他们攻坚克难、守护人民健康的崇高信念。

  突出优势 彰显实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是市二院几代决策者确立的战略定位。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市二院形成了一系列优势突出、特点鲜明的重点学科。如今,该院在肿瘤、介入等优势学科领域的专业技术,在全省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看肿瘤,到二院”,这句话之所以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是因为该院能够“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

  家住沁阳市的张师傅,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该院普外二区主任乔祖俊的救命之恩。当年,34岁的张师傅被省里的一家大医院确诊为恶性胰腺肿瘤,由于病情复杂,这家医院推荐其到北京协和医院医治。到了北京后,专家给张师傅判了“死刑”,并建议家属放弃治疗。回家后,有亲友告诉他,市二院普外二区治疗肿瘤“有一手”,可去试一试。于是,其家属决定带张师傅前去就诊,以碰碰运气。没有想到,经过乔祖俊和同事的检查诊断,发现张师傅所患的胰腺肿瘤不是恶性,而是良性,并据此制订了一套手术方案,让张师傅由此得到了“新生”。

  在该院普外二科,不但能看别人看不了的病,还能开别人不敢开的刀。腹腔镜胰腺手术被业界视为高难度手术,在国内很少开展。2013年,乔祖俊凭借高超的外科微创技术,为一名患者开展了全市首例腹腔镜下胰腺肿瘤胰体尾脾联合切除术。目前,此类手术只在国内少数大医院才能开展。

  难怪,到市二院参加河南省肿瘤高端论坛的专家在参观考察后发出这样的赞叹:在肿瘤诊疗方面,焦作二院很在行。而一组事例也证实了这一点:该院在我市最早成立了乳腺病专科,率先在我市开展了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术、乳房再造术、乳腺癌淋巴结活检术等,最先开展了超声定位下乳腺亚临床病灶活检术、钼靶X线立体定位下乳腺亚临床病灶活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乳腺癌系统化规范化综合治疗以及术后康复整形等方面填补了多项市内空白;成立我市首家专门诊治妇科肿瘤的科室,并且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等多项新技术。其中,该科开展的中、晚期宫颈癌的根治,卵巢癌、外阴癌的根治,子宫内膜癌的根治,恶性葡萄胎和绒癌的综合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立我市最早的肿瘤治疗专业科室,而且是我市唯一一家连续两次获评焦作市肿瘤重点学科的科室。该科率先在全市开展综合治疗,采用全身化疗、腔内化疗、椎管内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精确放疗等国内外先进技术治疗各类肿瘤达2万多人次;放疗科率先在我市开展放疗技术,利用我市首家引进的适形放疗系统、X刀及直线加速器等设备治疗病人3万多人次,有效率达98%;心胸外科在我市率先开展食管癌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在我市首家开展脑干肿瘤切除术;耳鼻喉科在我市率先开展全喉切除加发音管植入治疗喉癌手术……

  在介入领域,该院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省卫生厅公布的河南省首批准予开展的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综合介人诊疗技术医疗机构名单中,市二院全部上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神经血管介入领域,该院成为我市唯一获批准入的医疗机构。即使放在全省,获批神经血管介入领域的医院也不多,不少地级市还处于空白。

  据了解,早在1998年,该院就在我市率先开展了神经介入手术。如今,凡是国内能开展的神经介入治疗的疾病,在该院均能开展。从治疗的病人的例数等指标上来看,目前,该院神经介入全省排行第三,仅次于河南人民医院和郑大一附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二院神经内科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开展的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模式,被写入2005年河南省神经病学发展纪实,代表了当年河南省神经介入发展水平。在神经介入技术的优势方面,也得了神经介入材料生产厂家的认可。Winspan支架、neuron导管、penumbra取栓装置等生产厂家,在我市仅对该院供货。而且,不少神经介入生产材料的新型产品,均是投放到该院首先使用。该院凭借神经介入诊疗技术优势,顺利被卫生部选定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据了解,这也是我市唯一一家入选该项目的医院。这些,无不是市二院技术实力的生动体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经省卫计委批准的“焦作市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刚刚在该院授牌成立,至此,代表领先医疗技术水平的市级医学中心在该院已达到了10个:焦作市肿瘤防治中心、介入放射诊疗中心、微创外科诊治中心、乳腺病诊治中心、高血压病控制研究中心、消化内镜诊治中心、康复医学中心、核医学诊治中心、病理质控中心、焦作市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

  与此同时,17个市级研究所和专业委员会也分别设立在该院:焦作市抗癌协会、焦作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焦作市免疫研究所,焦作市医学会肿瘤委员会、妇瘤委员会、呼吸内科委员会、骨科委员会、泌尿外科委员会、乳腺病委员会、高血压委员会、糖尿病委员会、麻醉委员会、检验委员会、放射委员会、中医肿瘤委员会、消化内镜委员会、神经介入委员会。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院已经拥有19个省、市级重点学科,在全市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创新驱动 硕果累累

  该院利用先进医疗技术催生优势学科,逐渐缩短同发达地区大医院的技术差距,给怀川大地上的人民带来了更多福音,一些本来要到上海、北京等地进行手术的疾病,在该院就能治疗,这不但减轻了患者看病的成本,而且方便了他们治疗。不过,2010年,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一些知名医院相比,该院整体技术上的差距依然明显。为此,该院决定通过一系列创新,抢占医疗诊治制高点,追赶国内先进医疗技术,进而提升服务患者的能力。

  在2012年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该院独立完成的一项科技成果——《高场磁共振对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打破了我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多年与医疗领域无缘的局面;甲状腺乳腺外科二区主任许菊萍开展的“超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获得了市政府2011年科技计划经费支持项目10万元,实现了该院在全市科技计划立项上零的突破。而这些,仅仅是该院开展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

  在技术创新的带动下,该院不少医生成了技术创新能手。其中,该院骨科一区主任陈长青表现尤为突出。他创新开展的坐位局麻下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这项手术模式名扬全国。2013年5月初,《健康报》总编刑远翔下基层时,在该院采访了解到这种手术模式后,对在地市级医院工作的陈长青能改进创新手术感到十分吃惊。因为,这种手术模式在全国也鲜有开展。刑远翔让陈长青把这项手术的经验写成稿件,刊登在该报向全国推广。此外,陈长青还在手术期间发明改良了手术器械,其中有3项获得了国家专利。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鼓励全院员工向“高、精、尖”看齐,该院2013年还召开了首届科技创新大会,并一次性拿出数十万元,奖励2012年度9名获得市科技成果奖的医务人员。

  不仅如此,该院还通过创新技术引进新模式,快速提升该院诊治技术。其中,让专家走出国门,学习进修世界最前沿技术,成效最为显著。

  去年年初,该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郭金成被该院推荐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对外交流项目省内选拔赛。凭借良好的英语基础和专业技能,郭金城被公派到德国进修学习3个月。2012年,该院妇瘤科主任王虹以同样的方式,外派到德国交流学习,并从中学习到了不少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

  在去年年初走出国门的还有该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二区主任许菊萍和妇瘤科一名女医生,她们被该院推荐到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附属木洞医院交流学习。在那里,许菊萍学习引进了乳房成形术和甲状腺疾病方面的先进手术——细针穿刺活检。目前,相关手术已在该院实施。2013年,该院还组织十几名科室负责人,集体到新加坡“取经”,引进吸收国外先进医疗技术成果,真正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没有先进的设备,一流的医疗技术就无法付诸实施。为了让先进的技术在该院“落地生根”,该院投入3亿余元巨资,对医疗设备进行换代升级,使其医疗技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和实施。

  随着一项项尖端技术在该院“生根发芽”,市二院这棵蓬勃成长的“杏林大树”定能庇荫更多患者。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