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直被传统形象所笼罩的农业、农村、农民与当今最时尚的互联网携手,会发生什么?
答案令人欣慰: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很美好,未来还有更多想象空间。
——去年9月6日,河南省首家特色O2O线下展馆——怀庆府O2O电商体验馆在我市正式开馆。这对有着“中华瑰宝”之美誉的“四大怀药”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武陟县西陶镇张武村的大学生赵作霖,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中的高薪,毅然回到农村,种山药、卖山药,并通过网络营销模式,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网络山药文化节”,成为了网络红人“山药哥”。
——博爱县金杯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民不仅试水直销配送中心,下一步将与全市的农业合作社对接,整合资源,并与本土生鲜电商相结合,通过更多直销点把新鲜、安全的“菜篮子”直通车开进社区。
三农与互联网的携手,也许是我市经济新业态中最令人振奋的故事之一。毕竟,焦作作为“四大怀药”原产地,怀药种植已有3000多年历史。同时,焦作还是闻名全国的粮食高产地区之一。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景,记者尝试从那些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的身影中,找到借以启迪智慧的他山之石。
在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有一个借网出海的“淘宝村”——东风村。
每到下午,在这个村里的农民网商一条街上,几十家快递公司开始忙碌起来,过秤、装车,集装箱卡车一辆接一辆,吆喝声、鸣笛声交杂在一起。
过去5年里,这个曾经贫穷的苏北小村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形成了集材料、设计、生产、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放下锄头、摸起鼠标的农民,通过在淘宝网店销售家具,让这个苏北农村的名字响彻全国。
目前沙集镇拥有农民网商1300多人,开办网店2000余家,2013年网上销售额超过20亿元。沙集镇已经形成一个以上千名网商为核心,周边辅以快递企业、原料供应、包装供应等服务商在内的生态圈,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了沙集镇东风村,类似的农民网商群体在我国其他地方还有不少。例如主营草柳编家居用品的山东博兴湾头村、盛产羊绒制品的河北清河东高庄、小商品基地浙江义乌青岩刘村、加工藤铁工艺品的福建安溪灶美村、制作演出服饰的山东曹县丁楼村……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的“淘宝村”,已经成为我国电子商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观点:
为何农民能够成为网络能手,并且抱团走向成功?
专家分析称,中国农村是一个区别于成熟市场经济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不仅有公认一致的规矩,而且信息全对称,这对于网商的成长和扩散具有天然的优势。一个农村网商先发展起来,就会形成“涟漪效应”,向周边的亲友、邻居扩散,最终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淘宝村”,国内20个“淘宝村”的成长历程无不如此。
记者认为,这在于互联网对改造三农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整合松散的农村资源,包括人力、农产品信息等,堪称最好的技术平台。特别是2013年出现的O2O大潮(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又给这一趋势加了一把火:农业,可能是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下一片蓝海。互联网巨头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与此同时,政府多年来进行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开始集中发力,互联网将扮演主角。
特别是,省政府与腾讯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双方就“互联网+”达成战略合作,并将以博爱等多个县区的农村电商为试点,进行农村电商建设的全面推进。下一步,互联网必将与三农深度融合:生鲜电商为农产品进一步打开市场,促进农民增收;互联网资本进入种植环节,从源头梳理农业发展;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4G、大数据的发展使三农上网如虎添翼;电子政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弥合……我们期待这一天!(本报记者 许伟涛 见习记者 赵颖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