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公告
“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方式”
一堂精彩的安全生产课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
铁栏杆的“黑色幽默”
事业比股市更值得投资
互相提醒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方式”
——记市东方红广场城市青年志愿亭亭长孟钢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麻 酩

  没有伟大和崇高,没有名利和私欲,在志愿服务中,只有热爱、热爱、热爱……

  孟钢栓用默默的行动,在需要帮助的人身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播下了城市文明的种子。

  “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方式。”孟钢栓说,志愿服务有让城市充满温情的巨大力量。

  孟钢栓有两个身份:市水务集团普通员工、市东方红广场城市青年志愿亭亭长。孟钢栓说,水务集团让他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志愿服务让他的灵魂得到升华。

  今年51岁的孟钢栓,很乐意别人叫他“四哥”。他说,“四哥”这个名字更“接地气”,更能拉近他与受助者的距离。

  “我是个平凡人,干不了伟大的事业,但我有朴素的志愿服务精神作支撑,志愿服务让我年轻,让我快乐!”谈起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想法,孟钢栓告诉记者,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更多人。

  “四哥是个热心人。”90后志愿者张亚伟谈起他与孟钢栓的第一次接触,感受深切。

  2014年的一天晚上,一名河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到市东方红广场找张亚伟玩耍,当他们一起吃过饭后发现,那位同学的衣服丢在了20路公交车上。手机、钱包、学生证全在衣服口袋里,那位同学很着急,但又无所适从,只好与张亚伟一起到志愿亭求救。当时已经是22时,忙碌了一天的孟钢栓正准备锁门回家,当他得知该同学的遭遇后,立刻返回办公桌前,查找公交公司的电话,并找到了衣服的线索。

  一个接一个电话联系,一个接一个电话询问,由于公交公司的员工已经下班,孟钢栓没少吃“闭门羹”。然而,他始终平心静气,不厌其烦地拨打电话,诚恳询问,终于找到了那辆公交车。当时,时钟的指针已指向24时。

  “从事志愿服务,少不了四哥这样的热心人。”张亚伟说,从四哥身上,他看到了一名志愿者的担当与奉献,感受到了发自心灵深处的平静和满足,志愿服务使四哥的人生更有价值。

  服务,是无声的语言,不仅温暖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为帮助更多人走出人生的低谷,孟钢栓从自己腰包掏了不少钱。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给山区贫困孩子买礼物,为向志愿亭求助的人慷慨解囊……对于困难中的人,孟钢栓总是有求必应。

  “花小钱就能为危难中的人办大事,多值啊!”孟钢栓笑着说。

  在孟钢栓的感召下,2014年9月份,市东方红广场城市青年志愿亭负责招募省运会安保志愿者,市民纷纷报名参加。短短几天,该志愿亭就招募了近200人。省运会开幕式当天,为出色完成志愿服务,孟钢栓带领志愿者提前准备,在开幕式前3小时就赶到会场。开幕式期间,他们守着场馆每一个入口,配合安保人员做好安全工作,并把最灿烂的笑容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能不能把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光大,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坚持志愿服务。只要坚持下去,定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这支神圣的队伍。”孟钢栓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互相帮助,传递友爱,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记者手记

  人们通常称志愿者为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联合国将其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也就是说,这个群体是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条件下,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自己的时间和行动。志愿者不是“高大上”,他们的行为逻辑很简单:我付出,我快乐!因为我能做,所以我来做,做一名志愿者真的不需要任何理由。

  做志愿服务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吗?大道至简,是的!

  “帮助困境中的人,是人的本能。”孟钢栓说,在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志愿者,献爱心不分形式,生活中帮助他人的举手之劳,也是一种志愿服务。当我们对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都怀有感恩、惜缘、友善的心态时,可以预见,和谐社会的“理想国”定会从伟人的经典中走向现实。而孟钢栓的事迹,恰恰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从孟钢栓身上,笔者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精彩阐释,看到了建立一个普遍认同的公民价值体系的希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