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修武加快“景城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幸福修武的紧要之年。
修武县人民政府县长卢希望在报告中说,在肯定2014年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修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是“景城融合”发展刚刚起步;四是改革创新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五是民生改善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改革创新时不我待,转型发展刻不容缓。靠什么抢抓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靠什么攻改革之坚、克转型之难?翻开修武县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组组动人的数据、一笔笔温暖人心的民生账本……字里行间涵盖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方面面。
2015年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坚持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民心向背这一衡量标准,突出“景城融合”,突出工业振兴,扎实开展“产业年”活动,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贡献。
2015年的主要目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等完成市下达任务。
2015年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改革创新
【核心提示】——加快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内生驱动力。
【实现路径】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审批,加快推行“三集中、三直接”审批服务模式,确保在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上取得新突破。
深化财税管理改革。深入贯彻《预算法》,严格财政预算管理;持续深化综合治税,着力破解财政收支不及时不规范、影响市场公平竞争充分竞争的发展难题。
深化国有资产资源经营管理改革。以市场的理念搞活用好,以法治的手段保值增值,全面规范城市广告经营权有偿出让、临时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水平。
深化融资机制改革。加快创新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方式,探索以政府专项资金作引导,撬动银行贷款;积极创新农业水利、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促进重点领域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授信、农业大灾风险补偿等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美丽家园建设。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推进信访机制创新,抓好乡级群众工作站、村级群众工作室建设;创新人民调解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县;积极探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新办法;探索成立云台山综合执法机构;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关键词:产业培育
【核心提示】——加快产业培育,切实增强发展新动力。
【实现路径】
务实招商促产业升级。大力开展集群式、链条式招商,积极承接郑州装备制造、深圳电子信息等产业战略转移;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紧紧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龙瑞电动汽车等现有重点企业,在配套延伸、战略合作上做文章;大力开展高成长性服务业招商,全力跟踪“一亩田”农产品商务平台等电子商务企业;进一步加大慈善招商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家到修武进行慈善活动、从事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产业;进一步加大金融招商力度,积极争取河南省创投基金俱乐部落户修武。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12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800万美元。
项目带动促产业升级。全年计划新开、续建项目(第一批)126个,总投资333.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81亿元。大力推进维科重工、北京博奥生物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力服务郑焦铁路、武云高速公路、焦作电厂等市十大建设项目;抓住云台山国家湿地公园进入全省重点PPP示范项目的大好机遇,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
创优环境促产业升级。大力推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大力推动云台山、龙瑞电动汽车等企业上市融资,启动“河南云台山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
关键词:旅游转型
【核心提示】——加快旅游转型,切实增强品牌竞争力。
【实现路径】
突出景区建设。完成云台山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实施峰林峡群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推进云台山景区综合提升项目,完成上红石峡景点开发;加快推进青龙峡服务中心、云台山人工增雨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贯辰直升机旅游通航基地、竹林七贤度假村、青云温泉度假山庄等项目建设。
突出全域旅游。启动实施云台古镇项目,扎实推进太极云舍、商周文化园区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快云台山、圆融寺两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步伐;完成当阳峪窑、明清古民居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台湾精致高效农业、千亩海棠等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积极争创全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突出形象提升。规划建设县城游客服务中心,加大青云大道整修力度,加快实施“爱游云台”智慧旅游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云台山与台湾阿里山、日月潭景区结成姊妹景区,承办好“云台山杯”中国河南——美国区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节会赛事,运作好云台山专列运行、驻外服务中心建设。
关键词:工业振兴
【核心提示】——加快工业振兴,切实增强主导带动力。
【实现路径】
强化平台建设。加快实施汽车零部件、焦矿成套设备专用车辆等“园中园”建设,完成万方路、茱萸大道和郇塔路改造,启动物流商贸中心项目,推进生活服务中心、标准化厂房、消防队站建设。年内至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60亿元、税收收入1.2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从业人数达到1.7万人。
强化产业集聚。持续推进伟彤重装、华芳纺织、奇力新电子等生产线建设,确保年内新兴电子企业达到5家、产值达到10亿元,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15家、产值达到10亿元,装备制造企业达到25家、产值达到40亿元;积极谋划中铝企业转型示范园、焦作电厂热电生态工业园建设,年内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强化科技引领。年内力争培育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研发平台、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10项以上科技项目;年内力争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
关键词:农业发展
【核心提示】——加快农业发展,切实增强基础支撑力。
【实现路径】
狠抓基础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4万亩,建好5个万亩示范片、10个千亩示范方、20个百亩攻关田,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亩,确保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狠抓园区发展。加快“神农同根园”规划建设,加快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丹尼斯果蔬基地等续建项目建设,完成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中心智能连栋大棚和温室观光长廊建设;促进云台山医药科技产业园、莱骏花卉、美丽大地等新开项目建设;深化与福建漳平台创园战略合作,年内至少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项目资金4.5亿元,建立2家科学试验基地或高科技转化基地。
狠抓主体培育。年内力争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2万亩,农民合作社达到430家,入社成员达到1.23万户;依托大用肉鸡、伊赛牛肉,带动农户8000户以上;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努力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关键词:城乡统筹
【核心提示】——加快城乡统筹,切实增强县域吸引力。
【实现路径】
坚持规划引领。紧紧围绕“景城融合”,科学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景城融合”发展规划、城市东西区及特色商业区规划,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强化基础支撑。加快城区积水点改造,实施老城街整治,完成茱萸大道等道路后续建设,启动实施武云高速公路连接线、健康路东延、峰林大道南延、云台大道北延绕城道路等7条城区道路工程,大力推进云台山旅游景观大道建设,改建农村道路30公里,敷设七贤大道、竹林大道等4条燃气管道,加快南水北调受水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城区污水管网系统。
建设美丽家园。实施宁城路东延等3条道路绿化,抓好城区环形绿道、沙河绿道等城乡生态绿道体系建设,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依托大沙河防洪排涝工程,启动大狮涝河治理、运粮河改造,推动云台山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建好省“美丽乡村”试点,再创2个省级生态村。
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抓好周庄新市镇、当阳峪旅游小城镇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关镇大韩村等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启动七贤镇扶贫搬迁试点建设,扎实推进郑州澍青医专等项目,加快推进郑焦铁路修武西站广场、建业森林半岛等项目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检。
关键词:民生改善
【核心提示】——加快民生改善,切实增强社会凝聚力。
【实现路径】
加强社会保障。力争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新农合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完成保障性住房300套、新建176套,改造农村危房300户。
优化公共服务。推进新区中学续建工程,继续实施高三学生营养餐计划,加快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合作步伐,推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积极开展幸福家庭创建,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争创省级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
强化社会治理。深化“平安修武”建设,扎实开展“十大行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严厉惩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健全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稳定、安全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