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老四臭豆腐:亦臭亦香的传统小吃
青春励志古装喜剧《尖叫三国》 举行开机仪式
天地之间有杆秤
休闲去哪里 七贤民俗村
重走明朝大槐树移民线路活动启动
最美影视城大型摄影比赛颁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地之间有杆秤
公平公正讲权衡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已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大杆秤颇具观赏价值。 王梦梦 摄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歌《清官谣》早已家喻户晓,那句“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的歌词道出了杆秤所具有的文化蕴含。而电视剧《一代大商梦洛川》中,有一个场景提及杆秤,说秤砣是权,称东西就是权衡。可以说,杆秤不仅是一件计量重量的衡器,更是一件比拟寓意的文化道具。昨日,记者在七贤民俗村里见到一杆1.5米长的大杆秤,借此秤来谈谈中国秤与秤的文化。

  杆秤故事意寓诚实

  七贤民俗村里的这杆大秤长1.5米,杆身被抹得油光油光的,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那弯弯尖尖的大铁秤钩,不知称起过多少东西。

  “现在几乎都没有人用这样的秤了,用的都是电子秤,我现在做秤基本都是收藏用。”大杆秤的主人郭玉山说。这杆大秤是他们家老一辈的人使用的,这杆大秤能称重好几百公斤。称重物时,得由两人抬着,一人在中间专门看秤。后来,中国对杆秤结构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将原来的木质杆改为金属杆,从而解决了木质杆的计量准确度受地区及天气影响的弊病;再后来,台秤、电子秤越来越多,木杆秤因其计量准确度低,渐渐不用了。现在,郭玉山把它放在店里,作为镇宅辟邪的宝物,平时不允许人碰。

  秤能称万物,但难称人心。郭玉山给记者讲了一个关于秤的故事:古代有个生意人,不管卖什么,从来不赔,后来他儿子生了四个孩子,一大家人吃穿不愁,生活富裕。这人临死前,告诉儿子一个秘密,原来他在秤里装了水银,表面上看称得很高,其实短斤少两。儿子继承父业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那杆水银秤折断扔了,下定决心做一个诚实的生意人。可是过了几天,他的几个孩子接连不断地都死了,他伤心至极,悬梁自尽了。到了阴间,他很愤怒地去问阎王爷:为什么诚实却没换来好报?阎王爷领着他去看他的四个儿子,一看吓一跳!原来是四个面目可憎的要账鬼。阎王爷对他说:你爹做了亏心事,本来是让他们到你们家讨债的,因为你做人正直,心地善良,我把他们又领了回来。你的阳寿未到,你会有一个真正的儿子的,回去吧!这时他被妻子和邻居救活。不久,他的妻子怀孕了,后来为他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郭玉山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老杆秤还是精度更高的电子秤,诚实和善良才是真正的准星。

  杆秤发展历史悠久

  千百年来,杆秤也可算作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据考证,杆秤在中国使用,是自南北朝开始的。秤是由秤杆、秤钩、秤砣三部分组成。秤杆为深褐色,由紫檀木等十分坚硬的木质刮制而成,安装秤钩的一端稍粗,另一端逐渐变细,两端都用铜皮包裹。秤杆稍粗的一端安装着可以灵活转动的秤钩子,稍后的位置依次穿过前后两根提绳,俗称“秤毫系”。秤杆的上面和右面一侧等距离地镶嵌着白色或黄色的金属星点,来表示重量的刻度。这些像星星一样的金属星点,叫作“秤星”。秤星中最重要的一颗处于毫系位置,叫作“定盘星”,秤砣系绳放在定盘星上,提起毫系,秤保持平衡。

  上世纪50年代前,木杆秤采取十六进制,十六两为一斤。为什么采取十六进制呢?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来自于《汉·律历志》“四时乘四方之象也”,也就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时与东南西北四方相乘。由于此中包含自然定数,因此这种计量单位应该永恒不变。另一种说法为,秤杆上16颗星与天上星象对应,从头到尾依次为南斗6星,北斗7星,最后三星为福、禄、寿。此种说法与定盘星合为一体,表达一个完整的商业道德观念。买卖双方必须公平、公正、公道,童叟无欺,决不能缺斤短两。否则,少一两损福;少二两伤禄;少三两折寿。

  称重时,在秤钩上挂上物体,称量较重的物体时提起前毫系,看秤杆上面的秤星;称量较轻的物体时提起后毫系,看侧面的秤星,秤砣系绳所在的秤星便标志着物体的重量。后来,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为计算简化,改为十两一斤的进制单位。

  杆秤文化赋有内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衡器与计量方式逐渐与西方接轨,中国秤的文化内涵也逐渐淡化。

  《荀子·礼论》:“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淮南子·主术训》:“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平。”中国秤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雏形,由秤盘、秤杆、秤砣组成。秤杆上的计量标志叫秤星,是由铜钉制成,为黄白二色,取天上星星之意。秤杆上第一颗星为定盘星,其作用是在不称重时,秤砣挂在定盘星的位置看秤是否保持平衡。因此,定盘星是天地良心的定位。相当于法官和裁判,是专门主持公道、公平和公正的角色。买卖公平是一切交易的起点,公平是中国秤的基本意义。“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等民谚说的都是杆秤,过去出生的小孩子“抓周”,除了算盘、斗、剪子,一定要有一杆秤,取的是“称心如意”。

  此外,杆秤因其特有的本质,演绎出“天地之间有杆秤,人心就是定盘星”和“人人心中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等一系列的醒世恒言。

  秤杆化身公平公正

  杆秤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人们与它结下了深深的情缘。清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说:“市肆谓砝码为招财童子,谓秤锤为公道老儿。”人们不仅把杆秤作为称量的器具,而且作为一种吉祥之物,称之为“当家财神”。因此,在江南一带民间都有置办杆秤的习俗。普通人家置办小秤,富有人家或商贾之家则同时置办大秤。建屋上梁时,要将秤锤悬挂于梁上,取“称心如意”之意。乔迁新屋时,首先要搬入杆秤,接着是扫帚,然后再是家具、被褥。每逢过年,人们都要用红纸卷贴于杆秤的头上,祈望财气兴旺。长辈们往往要教儿孙从小认识秤花,认为不识秤花难以当家。

  最后,来看秤的写法,由“禾”与“平”组合而成,意思很直观,那就是追求公平。可以说,秤就是“公平”“公正”的化身。日常生活中,人们把权衡视为公平诚信的象征,用于比喻做人的品德,成为道德教化的一种载体。旧时有一描写钉秤匠的对联就说得很形象:“轻重得宜大权在手,偏正不倚双纽关心。”天地间有杆秤,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本报记者 李 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