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解放区焦西街道园林社区涧西街一号院响起了喜庆的鞭炮声。鞭炮声中,只见一位身穿红底锦花棉袄的刘奶奶与家人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地送孙女出嫁,场面和谐温馨。
殊不知,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刘奶奶一家人却因为一件事闹得不可开交,多亏社区居民议事会介入调解,才得以和解。
事情是这样的,刘奶奶和老伴今年年近八旬,都患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好,需要儿女在身旁照顾。可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刘奶奶的儿子提出来,要把房子卖了,到亲戚家的宅基地上盖新房,然后搬过去住。这下可把刘奶奶气坏了,认为儿子是不想赡养他们老两口了,坚决不同意卖房。可刘奶奶的儿子坚持要把房子卖掉,母子俩关系闹僵了,谁也不肯让步。
无奈,刘奶奶来到社区居民议事会,哭着向议事会的成员反映她的烦心事。同在一号院居住的议事会成员徐廷杰、荣秋玲对这件事很上心,他们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当场表示一定要调解好这个矛盾。
“挖树要挖根,调解要用心”。徐廷杰多年来一直从事调解工作,深知其中的道理。他和荣秋玲通过与当事人谈心,走访周围邻居,得知矛盾的起因是老人与儿子、儿媳沟通不够。刘奶奶儿媳的想法是:自己孩子大了,想到娘家宽敞的宅基地上盖三间楼房,改善一下住房条件,等儿子结婚时有现成的新房住,并没有不赡养老人的意思。而刘奶奶这边一听要卖房,就以为是要将他们二老赶出家门,情绪比较激动,所以才产生了误会。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徐廷杰就将刘奶奶及其儿子、儿媳请到议事会,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一是老人辛苦一辈子将儿女养大成人,就是想在老人年迈多病时身边有人照顾,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儿女的义务;二是现在住的房子各项手续齐全,是合法的且能继承的固定资产;三是在亲戚家的宅基地上建房,宅基地是人家的,若干年后亲戚之间为此可能会起纷争。刘奶奶的儿子和儿媳听了议事会两位成员的耐心调解,打消了卖房的念头,给老人擦干了眼泪,扶着老人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