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城市瞭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劳动者,最美丽!(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动者,最美丽!(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解放区城管局执法一大队大队长常勇(左)向商店工作人员讲解张贴小广告的相关规定。 张 冬 摄
  何有在接听群众来电。 高小豹 摄
  刘巨峰结束对作业车辆的维修保养。 李文静 摄
  张玉珍正在政二街上对路面做保洁工作。
  张 冬 摄
  原爱霞(左)在企业检查排水情况。
  张 冬 摄
  李栋正在检查车辆。
  高小豹 摄
 
   

  核心提示

  劳动改变生活。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不断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努力维护着城市良好的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

  他们就是城市管理工作者。

  五一劳动节将至,本报记者走近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者,感受他们的苦与乐!

  何有:一心一意服务群众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城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情况复杂多变,“只有把心放在群众身上,真心为群众服务,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和尊重。”4月23日,在市城管局城建监察支队,该支队一大队党支部书记何有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自1988年进入城管队伍以来,何有一直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线工作。多年来,他以干练踏实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勇于创新的工作思路,执着追求管理成效,稳步提升管理标准,一心为民,务实苦干,为城市的美丽贡献着力量。

  由于部分群众对城管工作不理解,何有在工作中不知遭受过多少白眼,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何有坚持“为民、靠民、亲民”的服务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始终做到“温情执法”,以柔克刚,用细心和耐心成功化解与商贩的正面冲突。去年冬天,何有接到上级派下的任务,对绿化带内违规设立的户外广告进行清理。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一趟趟往商户那里跑,一遍遍做工作。“起初,个别商户有抵触情绪,我们就做其思想工作。考虑到商户确实存在一些实际困难,我们就主动提出自己租用吊车、工人免费帮其拆除。”何有说。正是他以这样的工作态度,让这项工作按期、按要求完成。

  由于何有各项工作完成得出色,2007年,被评为“两学一创”及讲正气、树新风先进个人,在全市巡回演讲;2010年,获得省住建厅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2012年分别获得市城管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原爱霞:保障规费应收尽收

  本报记者 张 冬

  “走,下去核实一下企业的污水排放量。”4月24日一上班,市城管局市政设施管理所排水收费大队大队长原爱霞就对队员们说。在某企业的污水排放口,原爱霞不顾污水散发出的恶臭,开始测量起了排水量。

  今年44岁的原爱霞,1991年参加市政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市政设施巡视员、收费内勤等。2005年年底,她通过竞聘成为该所排水收费大队大队长,负责城区企业污水处理费的收取工作。

  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要求严、标准高、难度大,上任之初,为了营造良好的征收环境,减少征收阻力,原爱霞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一方面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与缴费单位交流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加强改进收费方式,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争取缴费用户的理解和支持。

  “就这样,征收过程依然艰难。一些企业效益不好就软抵硬抗,拒不缴纳污水处理费。有时为了征收百十元的费用,我和队员们要反复与企业沟通。”原爱霞说。

  面对阻力和困难,原爱霞没有退缩,而是理清思路、抓住重点,针对效益不好的企业,积极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企业为积压产品找销路,以货款抵缴污水处理费,这种做法既使企业销售了产品,又保证了污水处理费的收缴,体现了互利共赢,受到了企业的称赞。

  因出色的表现,原爱霞获得了不少荣誉:2008年被市妇联评为巾帼创卫标兵;2011年,获得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连续多年被市城管局评为先进个人。

  李栋:用努力赢得尊重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对待。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尊重。”4月24日下午,李栋谈及对工作的感受时如是说。1978年出生的李栋,现为市城管局市环境卫生监管中心机械化作业车辆大队长,主要负责机械化作业车辆的管理。

  今年1月27日,我市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场雪。李栋带领队员用仅有的一辆融雪车,对万方桥、人民路桥、丰收路桥、民主南路桥、政二街桥、焦东路桥等6座桥梁和人民路进行了抛撒融雪剂作业,不叫苦不叫累奋战在融雪一线。

  2月15日起,市环境卫生监管中心陆续接收到20辆各式环卫机械化作业车辆,李栋负责协调各业务科室,联系专业车辆服务站人员,对接收车辆进行了逐辆验收。全部验收完毕后,他立即对所有车辆进行入户上牌。由于司机有限,每天他只能开三四辆车到车管所办理入户手续。为了尽快将这些车辆全部入户,李栋每天7时左右就从单位出发,中午就在车管所门口排队,等车管所下午上班直接办理。20天的时间,他将所有的车辆手续全部办理完毕。

  4月15日,我市迎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市环境卫生监管中心负责机械化洒水、扫路作业,车辆需全部上路,任务重、人员少,由于都是新购置车辆,司机年龄较大,车辆操作不熟悉,李栋放弃中午休息时间,全天候跟车作业。

  李栋就是这样,扎实工作,始终将工作往前赶,用行动为我市的城管工作添彩!

  刘巨峰:城市整洁累也值

  本报记者 李文静

  每天和垃圾打交道,数年如一日坚守在刺鼻酸臭的垃圾山上,在常人无法忍受的工作环境中,他毫无怨言,累计完成140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任务。他就是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机械操作班班长刘巨峰。

  4月24日6时,整个城市还沉浸在一片清晨的沉静中,垃圾填埋场里已是机声隆隆,11辆大车陆续进入填埋场,把从千家万户收集的生活垃圾送到这里,刘巨峰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6时到7时是一天中垃圾最集中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把送到这里的垃圾推平、覆盖,后续的车辆就没法进行倾倒。”刘巨峰说。

  据了解,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是全市环卫事业的终端,承担着无害化处理焦作市五城区生活垃圾的重担,平均每天进场垃圾700多吨。今年43岁的刘巨峰,2009年2月,通过招工来到处置管理站机械操作班,担任机械操作手。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要严格相关作业标准及作业程序。一般一辆进场的垃圾运输车,要经过垃圾检验、智能化计量、定点倾卸、分区分单元作业、机械摊铺压实、消杀、黄土覆盖等工艺流程操作。其中,刘巨峰所在的机械操作班承担的卫生填埋作业包含6道工序,工作任务最重。

  从事垃圾填埋工作最害怕的是下雨天,此时,垃圾垫成的路就会松软,容易把车陷进去,无法作业,影响城市垃圾“日产日清”。

  面对雨天作业难的现状,刘巨峰建议先从修整进场道路入手,构建硬实的倾倒平台。考虑到单位经费紧张,修整道路需要大量的石灰、石子等建筑材料,成本很高,刘巨峰带领机械队成员,经领导协调后,从周边正在修路的工地拉回大量的废弃灰渣,将灰渣掺和适量的白灰后,分层铺垫压实到垃圾堆体道路上,收得了很好的效果。尔后,他们又构建了道路和倾倒平台,有效解决了雨天陷车问题。

  每天和垃圾“泡”在一起,刘巨峰总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但看到生活垃圾经过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标准化垃圾堆体,经过绿化变成了一个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地方,心中就会升起几分自豪感。他说:“能为城市环境美化,为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我感到无比欣慰。”

  张玉珍:任劳任怨做表率

  本报记者 张 冬

  4月26日18时,忙碌了一天的工友们陆续下班了,而环卫工人张玉珍依然在政二街上做保洁工作。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把路边的纸屑、烟头等垃圾往垃圾袋内扫。

  今年59岁的张玉珍,1998年参加环卫工作,是解放区环卫处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由于她工作积极、热爱环卫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很快就担任了王储清扫所辖区内人民路和政二街清扫组的组长。

  她所负责清扫的路段是市区行政机关比较集中的地方,人流、车流量都很大,清扫保洁工作多,每天清晨4时左右,她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凌晨的清扫很关键,由于前一天下班到清扫前路面上没有保洁人员,垃圾积少成多,所以每天的第一次清扫很重要,必须要抓紧时间打扫干净,还不能影响上班高峰期的交通通行。”张玉珍说。

  作为组长,每天晚上,当工友们下班后,她还坚持在政二街进行保洁。“我一般待到21时才回家,总是放心不下这里的卫生。”张玉珍说,“这条街饭店很多,距离市政府也很近,关注度很高,所以必须保持好卫生环境。每天晚上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在这里做保洁。”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样的加班她从未间断。特别是大雨、暴雨过后,大量的泥沙、淤泥积在道路上,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为了让市民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她总是带头排沙清道,将所有的泥、沙、垃圾运往垃圾站,保障了道路通畅。

  这就是张玉珍,她带领工友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维护着城市的洁净和美丽。

  常勇: 情注城管甘奉献

  本报记者 张 冬

  “大爷,把摊位摆在快车道上不仅影响车辆通行,咱自己也不安全。”4月25日上午,在和平街一处水果摊前,解放区城管局执法一大队大队长常勇耐心做通摊主工作后,帮其将摊位挪到规范地点。

  据了解,常勇所在的一大队共有12名队员,主要管辖多个的区域和平街、民主路、学生路等重要路段,共管辖商户800余家。作为队长的常勇,除了安排每条路段有专人负责外,更是以路段为“家”,从早上8时到21时,不停地在每个路段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直以来,治理反弹再整治再反弹是城市管理工作很难走出的怪圈。为了彻底解决市第十一中学周边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的问题,常勇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将原本在学生路周边的商贩全部规范到市中医中药学校路东侧的规范区域里。为保持治理效果,常勇放弃休息时间带队加强空档时间段的管理,并安排队员轮班对其定点管理。

  为了保证该大队管辖的每条路段没有占道经营现象,常勇既要每天带领队员上路巡查,还要不断加强队伍内部管理。常勇十分注重学习与城市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工作中坚持依法管理。在他的带动下,该大队形成了一股“人人争学法律、做优秀执法者”的风气。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正带领队员对和平街进行巡查的常勇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称女儿高烧不退需要立即送到医院。当时,恰好遇到几个“钉子户”不配合工作,他担心现场发生冲突,只能让家人先送孩子去医院,直到夜里下班,才匆匆赶到医院看望女儿。“孩子发烧作为父亲哪有不心疼的,可城管在执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如果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选择留下来。”常勇说。

  “作为一名城管,对工作不仅要恪尽职守,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常勇说。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