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 通讯员周春年)从2011年9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其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后,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梁兵技能大师工作室不断开展技能创新活动,在科研攻关、技术交流、技能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年3月,该工作室又被授予“省工人先锋号”的称号。
据悉,该大师工作室是以首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第一名获得者、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兵器集团首席员工获得者梁兵所在的平光公司精密机械制造部加工中心班组为依托组建而成的。
经过几年发展,该工作室现有成员26名,高级工程师10名、工程师3名、高级技师4名、技师9名,其中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省技术能手5名、省劳动模范1名、市技术能手8名。
该工作室成立之后,紧密围绕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精益管理三条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在技能创新、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该工作室以重点产品的机械零件加工和工艺创新科研为重点,提出并实施创新成果十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并完成多项国家高新工程等在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其中创新成果提高薄壁异形复杂腔体类零件加工质量及效率的工艺技术,采用高速加工技术解决异形复杂薄壁腔体类零件加工变形的方法,为平光公司年节约资金100余万元;采用无应力装夹法,解决了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等技术难题;积极推进数控机床高效加工方法,吸收国外顶尖加工理念,指导程序设计人员合理使用切削参数,提高切削效率,使数控加工中心生产效率提高了20%左右。
同时,该工作室提出合理化建议160余项,累计为企业节创效益200余万元。其中,《关于某产品坐标镗床斜面钻孔改为钻夹具钳工钻孔的建议》荣获中国兵器光电集团节创奖;采用无应力装夹方法提高某型号产品内外环加工质量等合理化建议列入公司优秀案例。工作室成员杨莉红通过改制报废车刀,使报废刀具重新得到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平光公司节约刀具费用10余万元。
为加强先进技能交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该工作室每年以工艺攻关、技术传承、技能交流、技能培训为主题,举办2~3期数控加工高层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2013年,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组织26名优秀教师来该工作室进行参观访问和学习。同年,中国兵器集团江山集团、淮海集团、中航工业新航公司等公司也派优秀骨干前来交流学习。2014年6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梁兵技能大师讲坛在我市月季大酒店成功举办,集团公司28家子集团和直管单位的中国兵器首席技师、关键技能带头人等70名数控精英参加讲坛学习交流。
除此之外,该工作室还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和对年轻人才的培养。该工作室由多媒体教学区、集中授课培训区和技能操作区组成,集中授课培训区主要用于对数控技能人员、程序设计人员等进行CAD、CAM方面的软件编程教学。多媒体教学区配置专用教学电脑10台,可以进行UG、CAXA、POWERMILL等编程软件的培训教学,进行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与计算机仿真实验。为加强梁兵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平光公司还将8台立式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用于工作室的实操培训,不断开展技能创新活动,形成了融科研攻关、技术交流、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室。多年来,该工作室累计为企业培养技能人员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