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焦作/ 博爱·中站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博爱县召开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工作会议
图片新闻
中站区召开 庆五一劳模代表座谈会
中站区大力实施惠民教育工程
团中站区委召开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暨 首届中站区“最美青工”表彰会
图片新闻
提升培训水平 促进居民创业
图片新闻
依托网格化管理促和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站区大力实施惠民教育工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 截至4月上旬,中站区初中和小学建成应用平台和教学资源库,运动场地达到省定标准,夯实了全区教育惠民基础。近年来,中站区委、区政府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通过加快学校布点建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开展教育教学视导等工作,全力打造以质量为核心的城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全力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该区两年连续投入1290万元,用于校园网络、录播教室、教师备课计算机以及全区学校“班班通”建设,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信息化建设位居全市前列。2014年,该区投资1600余万元,用于学校项目建设。其中,投入670万元,完成了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建设;投入409万元,用于剩余10所学校操场的改造项目,实现了全区学校操场塑胶化。

  优先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该区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2014年春季为10363名学生发放“两免一补”资金321.54万元;秋季为10214名学生发放“两免一补”资金400.9万元,全区322名贫困中小学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35.4万元。春季免费为12031名学生发放了71.9万元的教科书;秋季免费为11957名学生发放了75.1万元的教科书。对山区龙翔学校还给予15.3万元生活补助,用于改善学生生活条件。

  实施非义务阶段补助政策。两年来,该区借助学生资助中心平台,广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目前共为62名户籍在中站并考入省外高校的贫困生成功申请了47.12万元助学贷款;大力开展特困大学新生资助工作,共有29名大学新生享受了1.7万元的资助;开展普高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共有984名学生享受到了73.8万元的资助金。

  支持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该区启动实施了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拥有11所幼儿园、5所附属幼儿园。按照《焦作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文件要求,该区快乐实验幼儿园、大风车幼儿园、新生街幼儿园、佰利佳幼儿园和爱心幼儿园等7所民办幼儿园被认定为中站区普惠性幼儿园,并给予9万元资金扶持,三年内不能超过最高收费备案价格,让学前教育惠及中站人民;推动民办教育快速发展,为全区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21.9万元,发放民办教育奖励资金和教育质量奖19.2万元。

  落实安保,提升校园防护能力。该区加大技防、人防设施装备投入力度,构建了现代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在全区中小学校配备了36名专职保安员,并为学校购买了钢叉、橡胶棒、防割手套等防爆器材;安装了421个摄像头,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同时,该区组织全区学校全部参加了校方责任险,师生参保率达100%。

  如今,该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站许衡中学已成为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和创新示范学校;龙翔学校的山区办学模式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已成为全国典范。同时,该校还是宋庆龄基金会“五好小公民”德育教育基地。焦作五中回汉混读、造店学校回民就读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民族学校均衡发展之路。

  (朱晓玮 张晓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