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
注:语文学科无变化!
二、数学
◎考查目标新增内容和删除内容
1.数与代数:新增8条内容,删除10条内容;
2.空间与图形:新增33条内容,删除35条内容;
3.统计与概率:新增5条内容,删除10条内容;
4.综合与实践:新增3条内容,删除5条内容。
◎考查目标调整内容
1.图形的认识改为图形的性质;
2.点,线,面改为点,线,面,体;
3.图形与证明板块删除,将定义证明定理的内容放为图形的性质板块中;
4.视图与投影的知识单元由原来的图形的认识板块改为图形的变化板块;
5.图形与变换改为图形的变化;
6.图形与坐标分为坐标与图形位置和坐标与图形运动两个知识单元;
7.课题学习改为综合与实践。
三、英语
◎考试内容与要求
1.总述
(1)调整:“《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新增:“词语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语篇中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
2.语言技能五级目标
(1)听:“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
(2)读:删除:“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中“除教材外”;调整:“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4.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3.语言知识五级目标
(1)语音:删除:“2.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调整:“5.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 →“4.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2)语法:新增:“1.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调整:◎“3.理解和掌握描述人和物的表达方式” →“4.理解并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4.理解和掌握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表达方式” →“5.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5.初步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 →“6.描述时间、地点、方位”;◎“6.理解、掌握比较人及事物的表达方式” →“7.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
(3)功能:将“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改为“在交往中恰当理解和运用本级别所列功能意念的语言表达形式(具体内容可参见“功能意念项目表”)”。
(4)话题:改为“围绕本级别所列话题恰当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具体内容参见“话题项目表”)”。
4.语音项目表
(1)删除:“1.基本读音(2)元音字母a,e,i(y),o,u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2)调整:“2.重音(2)句子重音” →“2.重音(2)句子重读”。
5.语法项目表:由“19个”改为“14个”。
6.功能意念项目表
(1)删除:各功能意念下的英语常用表达;
(2)各功能意念项目的序号顺排;
(3)由“11大类66小类”改为“10大类62小类”,删除“11.职业”。
7.话题项目表
(1)各话题项目下的子话题以汉语及其英语翻译呈现,并删除各子话题相关的单词和短语;
(2)由“24大类109小类”改为“24大类85小类”。
8.词汇
(1)词汇由“1600词”改为“1500词”;
(2)删除词汇的词性和中文释义和“*”标记;
(3)新增“附录 不规则动词表(100词)”。
四、物理
◎“考试内容与要求”新增——“物理实验”。
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要求对基本的测量仪器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
第二类: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测定性实验包括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
第三类: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通过经历多个探究性实验,全面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化学
◎考试内容与要求:内容变化3处、层次要求调整27处、内容表述变化7处。
六、思想品德
◎《2015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新变化参考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布的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2014年变化较大,课程内容新增47处,表述变化9处,删除12处;活动建议新增14处,删除6处,合并、表述变化2处。
七、历史
◎与2014年相比,《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2015)》历史总考点数量、考点内容全都保持不变,变化集中在考点之下的内容梳理上,主要有3方面:增加内容、增加和删除图片、表述变化内容。(文章来源:河南教育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