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十一届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
落实主体责任 做好“四字”文章
管好“印把子” 用好新机制
全市地方史志工作会议召开
庆祝五一暨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京举行
图片新闻
生态文化建设助推城市嬗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文化建设助推城市嬗变

作者:襄阳日报通讯员 胡梦思 李 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先导,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襄阳,汉江上的一颗明珠,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近年来,襄阳秉承“山水森林城,宜居新襄阳”的“创森”理念,打造生态文化基地、普及生态科学理念、培育生态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随着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个“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碧水绕城、山水交映”的新襄阳正逐步形成。

  生态为本 绿化事业持续发展

  自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襄阳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针对“森林文化体系建设”,整合森林旅游资源,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退耕还林、退田还湿、退养还湿等办法,修复受损湿地,加大对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力度。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是汉江流域的原生态湿地,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植五谷留下“神农五谷”的湿地八景之一;西汉宰相萧何之母撒粉南河,“粉水澄清”由此得名。这里仅用短短几年时间,从昔日荒凉的水滩,建设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生态旅游地。

  踱步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水草青青,野鸭闲游,数千只水禽在此栖息繁衍,这只是襄阳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据统计,截至目前,襄阳共有生态文化展示区60余处。包含6个湿地公园,其中有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面积达9548.01公顷;9个森林公园;28个自然保护区;还有中华紫薇园、万山梅花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已成为公众游憩地。

  而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作为基础,“创森”犹如缘木求鱼,生态文化建设更无从谈起。襄阳历来重视国土绿化,多年来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参加义务植树超过200万人次,义务植树600万株以上,成活率在85%以上。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襄阳的绿化事业持续发展。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398万亩,占版图总面积的47.3%;森林覆盖率达43.84%,一幅绿色襄阳画卷正徐徐展开。

  传播理念 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随着一张“绿网”在襄阳铺开,如今,“创森”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关心的事情。通过多层次的宣传,市民切身感受、亲身参与“创森”,全市上下营造出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

  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襄阳建设有三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即隆中植物园,兰科植物保护区和保康野生蜡梅、野生牡丹、野生紫薇保护区。依托这些森林文化资源,加强林业生态科普教育,近三年来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96次。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开放区,还设有专门的科普小标识、宣传科普栏、科普馆等生态知识教育设施和场所。

  除了春季的植树活动,每年4月,全市上下都进行“爱鸟周”宣传活动。今年,林业部门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市民前往生态保护区域观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并教市民放飞和施救鸟类的方法和技巧;在市区公共场所举办鸟类精品图片展;进入中小学校宣传介绍鸟类知识;发放倡议书,倡议大家保护鸟类,提高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等。

  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创森”进程中,不仅要让市民群众感受到襄阳是“森林城市”“宜居城市”,还要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和活动形式,促进城市文化和生态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通过不同的形式传播生态文化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襄阳气候适宜,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孕育出多种特色生态文化。

  例如,丰富的兰花资源,尤其是蕙兰,以其雅香正气赢得襄阳市民的喜爱,爱兰者众,兰文化在襄阳得以发展。

  近几年,襄阳依托自然山水美景,推出系列特色活动,如枣阳市桃花节、老河口市梨花节、襄阳兰花节。其中,今年3月枣阳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近3万名宾客参加。

  培育品牌 城市美誉度显著提升

  对于襄阳而言,“创森”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为了提升城市的影响力,进一步突出林业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创森”为旗帜,襄阳在森林城市的建设上,推动特色品牌创建和培育。

  2010年,襄阳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称号。这种鸟被世界公认为“十大爱情鸟”之一,它们一旦配对后就不再分开,若一只死去,另外一只也会因思念同伴追随而去。

  在南漳县长坪镇、保康县黄堡镇、谷城县赵湾乡等地,湿地环境优越,随处可见红嘴相思鸟成群结队觅食。当地的村民都成了义务护鸟员,自觉保护它们。

  此外,森林生态资源也带活了地方经济。襄阳积极发展湿地旅游、生态旅游。通过加强管护、建立档案等方式,保护稀有、名贵树种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还培育出襄阳柳编、襄阳杜仲等特色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以“创森”为契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以优势生态文化资源培育生态文化品牌,以生态文化品牌提升襄阳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这种良性循环的作用下,不仅有效促进“创森”,更可以通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襄阳山水,展示城市生态文化,提高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