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示范区加快“一城一区一改造” 强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 奋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
拎包入驻,共创伟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城两翼” 产城融合 城乡一体
示范区加快“一城一区一改造” 强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 奋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东方今典 总部新城
  蒙牛乳业 香飘九州
  厦工制造 名扬世界
  大江重工 行业领先
  瑞庆发动机 动力十足
  千年冷冻 科技领先
  引黄入焦 水系生态
  科瑞森创造新辉煌
 
   

  前 言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活动中,示范区的电商产业受到观摩团成员的好评。在刚刚召开的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点赞了示范区的电商产业园,它就是位于示范区的焦作腾云电商产业园,是智谷·焦作园区的一部分。在刚刚结束的全市产业集聚区观摩点评活动中,示范区综合成绩排名第一。

  这些成绩彰显了示范区的发展新优势: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载体更加完善,发展活力逐步显现,产业集聚能力更加坚实,作风建设更加深入。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省、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精神,坚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主动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投促调、调中求进、改中激活、创新驱动”,按照“一城两翼”、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突出“一城一区一改造”(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强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推进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社区建设、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城乡体系先行区、现代产业体系先行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奋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6亿元,增长1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1亿元,增长21.2%;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6亿元,增长25.1%。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增长19%;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8亿元,增长15%。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领跑县市区。

  明晰发展思路 突出规划引领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焦作市委、市政府对示范区发展的总要求,示范区提出了构建“一城两翼”的发展格局,即打造79.7平方公里的城市功能区、43.7平方公里的东部产业物流区、72.6平方公里的西部生态农业区。确定了围绕“一城一区一改造”(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强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推进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社区建设、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的工作思路。组建重点工作推进小组,制订行动计划,明确责任领导、牵头部门、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配套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季观摩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实行周通报、月考核、月公示,年底严格兑现奖惩。示范区通过确定发展思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通过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加快了工作进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完善发展载体

  突出产业为基

  产业集聚区平台更加完善。按照省委、省政府“扩大增长点、转化拖累点、抓好关键点、抢占制高点、防范风险点”的决策部署,示范区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引进国内500强企业7家、央企4家,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上市(挂牌)企业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2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装备制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商园平台发展迅速。从去年10月6日召开的推进会到今年2月份正式挂牌运营,在5个月时间内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初步建成了“十纵八横”的路网框架,实现了城乡公交全覆盖。在建设中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把污水管网、雨水管网、供水、供气、通信、用水、绿化、吸水、储水等生态功能同步考虑,示范区发展承载力逐步增强。

  激发发展活力

  突出机制创新

  在招商引资方面,示范区去年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今年计划新建152个项目,为下一步发展增加了活力。在体制机制方面,实行招商项目全程手续代办,践行客商“两不见面”服务承诺(招商项目落地,客商不与群众直接见面,只与所在办事处打交道;客商办理手续不与部门见面,由牵头部门负责,实行联审联批),落实市委“项目不落地、帽子就落地”的要求。在工作推进机制上,区班子成员分包重大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同时,在财政体制、六项工作推进机制、事业单位考核机制和村干部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示范区发展的活力逐步显现。

  集聚产业发展

  突出项目建设

  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在扩总量的基础上提质增效。2014年,30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新增产值40亿元、利税4亿元。今年首批实施工业项目34个,总投资114.3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2.4亿元,其中,投资18亿元的正旭3D制造焦作基地、投资15亿元的中国通号产业园和投资10亿元的洹河纳米光电科技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突出科技创新,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渠道。谋划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焦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焦作科技大市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5个科技创新载体,积极创建国家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突出企业服务,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瓶颈。建立班子成员分包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指导服务;设立3000万元的风险保证金,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企业融资担保平台。

  明确发展目标

  突出重点工作

  2015年,财政收入要实现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23%,GDP要完成增长13%,工业增加值要完成增长21%。

  坚持规划引领。重点抓好总体规划、功能区规划、专项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五个方面的规划编制。

  推进六项工作。项目建设方面要重点抓好新建项目中的航空航天3D打印焦作基地、通号产业园和洹河纳米光电科技产业园建设,在建项目中,抓好天宝桓祥、华晶、中轴矿山机械建设进度,建成项目中新立康、平原光电、大江重工等企业要投产达效;社会事业要抓好韩公教育园区建设和二医院建设等;现代服务业要重点抓好电商园的二期工程和一期建成的电商园运营;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南阳路、黄河路、世纪路以及南环路等的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和现代农业园区方面,要继续研究政策,以特色小镇与现代农区相结合,重点打造苏家作寨卜昌特色农业小镇。同时,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

  服务中心工作。积极完成在道路建设、水系建设方面的市定任务。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示范区将依据市水系规划的总体框架,按照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规划实施示范区水系工程,已开工建设了50公里长的河道综合治理和湿地景观项目,目前,黄河水、青天河水已引入示范区,并形成了8000亩的景观水面,今年年底,贯穿示范区的水系工程基本完成。示范区将以水系建设为基础,以文化为底蕴,规划建设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六大功能片区,着力打造“生态之城”“展示之城”“文旅之城”,塑造焦作生态门户新形象。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