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万里黄河第一观 ●黄河故宫
这是镶嵌在万里黄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被誉为“黄河文化之乡”的武陟县,有这样一座近3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它形似故宫,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内有酷似清朝皇帝皇冠的御碑亭,庄严而富丽堂皇;更有天下一绝的铁胎铜面碑、独一无二的龙凤图、乾坤倒置的八卦八音钟、建筑奇观齐缝墙……
这座位于武陟县城东南,与郑州黄河游览区隔河相望的著名古迹,就是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黄河故宫、皇家道观”的嘉应观,雍正皇帝封其“四渎称宗”(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她是我国唯一现存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最高的黄河河神庙,文化内涵丰富,是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嘉应观集古代官式建筑艺术之大成,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构件之精美,保存之完整,黄河沿岸的庙宇几无出其右者,有“黄河故宫”的美誉。观内供奉的河神均为彪炳史册的历代治河功臣,蕴含了中华5000年治河经验,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博物馆。
黄河故宫嘉应观
武陟的一张人文名片
嘉应观“三绝”
一是钟绝。嘉应观钟楼上的钟为铜铸,钟头上铸着二龙戏珠,钟沿着周围按照8个方位铸着八卦图。用棒击,每个方位的音阶都不相同。钟楼上的八卦图与周易八卦乾坤位置倒置,有扭转乾坤之意,寓意人们治理黄河的决心。
二是碑绝。嘉应观有御碑亭,亭里立着一座高达4.3米的铜碑,碑身上面额上,铸着“御制”二字。御碑24龙缠绕,由雍正皇帝亲笔撰文书丹,记载了黄河的地理面貌、流域历史、水患与治理情况,强调黄河与百姓、黄河与朝廷的利害关系,对黄河的治理和建造嘉应观的缘由加以说明。御碑“铁胎铜面”,铸艺精致卓绝。专家认为,铜铁熔点不同,现在的技术也很难让铜面紧密地与铁胎包熔在一起,这在我国300年前的冶金和铸造史上,是个了不起的奇迹,属罕见的稀世珍宝,堪称“天下第一铜碑”。
三是图绝。嘉应观中大殿为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殿内藻井彩绘65幅龙凤图,构图古朴典雅,色彩鲜艳明快,意蕴深沉幽远。龙凤图故宫里也有不少,但都是满汉合璧风格,而这里的龙凤图却是清一色的满族文化风格,甚为罕见,因而它成了全国又一绝唱。
嘉应观“三奇”
一奇:齐缝墙。嘉应观的禹王阁是一座高18米的两层楼阁式建筑,一般的砖瓦建筑,墙体都是砖与砖相互咬茬,而禹王阁的后檐墙和两山墙却彼此互不衔接,垂直向上,所以被称为“齐缝墙”。这种建筑方法是违反常规的,墙体极不稳定,很容易倒塌,而嘉应观建成至今已逾300年,其间经历3次较大的地震,禹王阁依旧巍然屹立,稳固如新。
二奇:庙产碑。在嘉应观内有一座令人惊奇的石碑——庙产碑。碑上精准而翔实地记录了嘉应观原有的土地面积—八顷九十一亩一分八厘五毫一丝七忽,在地亩的统计上竟然精确到毫、丝、忽等单位,有如此精确的计量单位,令人叫绝,故称此碑为“天下第一土地证”。
三奇:姊妹椿。在嘉应观东大殿门前,有两棵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椿树,两棵树相依相偎、连根同生,高低形态相同,宛如孪生姊妹,故被人称为“姊妹椿”。
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
建设嘉应大观园 转型提升打品牌
嘉应观是文物,也是景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嘉应观景区的开发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武陟县委、县政府在保护文物、开发建设嘉应观景区上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
2012年,武陟县规划建设了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拉开了景区开发建设的大幕。
2013年,武陟县人民政府与河南众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发建设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当年,市委、市政府把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列入全市十大文化旅游园区之一。
2014年和2015年,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相继被列为河南省A类省重点建设项目。作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应观景区在加快转型发展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高标准编制规划
打基础筑巢引凤
依托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紧扣治河文化主题,武陟县高标准、高规格编制了《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先后投资5100万元,建成3.3公里长的黄河风情大道,实现与高速国道的快速连通,追加投资的向南延伸工程已经开工;投资3200万元,占地300亩,容纳3500个车位的大型生态停车场工程基本完工,生态景观设计和施工已经跟进;投资1.5亿元,集游客接待、旅游咨询、信息指挥、博物馆以及会议、商业、餐饮、接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游客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主体造型6月底亮相;投资3500万元的武嘉渠河道改线工程获得批准,设计方案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完成嘉应观内主体大殿维修、古建群彩绘美化以及消防设施改造;投资1500万元的金水桥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投资300万元的中原第一大牌楼主体工程已完成,即将进行彩绘。
去年以来,武陟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景区项目建设的主攻方向,先后引进总投资29亿元的河南众慧集团承建的嘉应大观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鑫居集团承建的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的渠首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和湿地公园开发项目3个重大项目。
建嘉应大观园
构建“嘉应”品牌
嘉应大观园项目是众慧集团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位于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核心地带,与郑州隔河相望,直接辐射郑州、焦作、新乡、洛阳、开封、济源等周边2小时黄金旅游圈,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嘉应大观园项目立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嘉应观为核心文化资源,全方位展现“黄河文明”,以精品大项目为旅游核心吸引物,重点打造文化类、体验类、生态休闲类、商业类、度假类五大品牌。
嘉应大观园项目规划由美国豪张思、深圳麟德、广州绿沁等国际、国内顶尖规划设计公司参与,重点规划分一带五区,以互动体验为主,分别为黄河滨水景观带(十里荷塘)、治水文化体验区(嘉应乐园)、核心文化呈现区(嘉应观)、民俗商业体验区(嘉应古镇)、宫廷文化度假区(嘉应龙城)、生态养生休闲区(嘉应农苑)。规划内容有亲子主题游乐、温泉养生、室内滑雪、实景演艺、民俗商业古镇和生态农业等项目,在满足“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着重体现“文化游、亲子游、四季游和夜间游”,项目规划将极大地带动焦作的旅游产业由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
众慧集团以积极探索新型“生态旅游”为己任,率先倡导和引领“尚旅”“乐活”的新理念。一期项目投资10亿元,由室内外水乐园、机械乐园、温泉度假酒店、室内滑雪场和商业水街构成。其中,由中原地区第一台眼镜蛇滑梯、超万平方米海啸池和国内第一台螃蟹迷宫等50多个国内外顶尖游乐设备组成的室外亲子水乐园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建设当中,目前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预计在今年7月1日试营业,届时焦作人将拥有自己家门口的大型水上乐园。随着2016年5月1日一期项目全部建成对外开放,将形成旅游功能齐全的复合型旅游景区,整体项目预计在2020年全部开发完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河南省“舒适旅游”的标杆性旅游景区。
着眼于项目持续发展,众慧集团提出了富有战略眼光和极具前瞻性的项目发展规划,计划将十里荷塘通过铁路涵洞南延至黄河大堤,以传承和创新黄河治水、祭祀、农耕、建筑、民俗、饮食等文化为核心理念,围绕“黄河小镇 十里水街”概念着力打造,形成风格迥异的四季特色景观水系,沿岸配套治水体验馆、农耕文化园、民俗商业古镇、汽车露营、环线观光小火车等游乐设施,建设成为中国首个大型综合性黄河文化博览园,同时计划景区南大门设在黄河对岸的黄河风景名胜区,通过气垫船、浮桥、索道飞渡南北相连,将黄河纳入景区范围,和郑州无缝对接,实现“飞越黄河,焦郑同城”的一体化发展。
该项目将着力构建“嘉应”品牌体系,力争建设成为国家AAAAA级标准旅游景区。同时,联动“大云台山”,共塑焦作“大山大河”旅游格局,助力焦作成为国际性旅游城市,形成沿黄线路中的旅游文化中心,成为中国“黄河文明”国家级旅游线路中一张闪亮名片。
下一步,武陟县将围绕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为目标,主抓嘉应大观园、高新农业观光、渠首红色基地三大项目,着力实施黄河风情大道南延、祭坛广场、金水桥建设、詹泗路升级改造、武嘉渠改线五大工程,全面拓展加快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一个内涵厚重、外延丰富、功能完善、管理一流的现代化景区,为焦作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版图片均由嘉应观景区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