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战鼓在百舸的争流中擂响。
作为焦作市的中心城区,解放区一直在用繁华美丽、文明和谐富裕凸显自己的坐标作用,一直在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凸显自己的人文追求。
面对新常态,解放区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在发展的扉页标注下:“四区联建”、转型攻坚、创新争先、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富裕解放、活力解放、畅通解放、和谐解放、美丽解放,奋力走在全省城区前列。
“四区联建”、美丽楼院、社区建设,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区,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融入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些词语组合起来,一个城区的发展轮廓显现。
依次展开解放区的发展画卷,你会感觉到涌动着的奋进,你会感觉到壮阔着的激扬,你会感觉到澎湃着的攻坚。
发展进行曲 经济建设
更加突出“四区联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始终将其作为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
在特色商业区,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在扩大商贸总量的同时,着力提质增效,努力在文化创意、咨询中介、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一批新亮点,持续巩固商贸强区地位。
在解放工业园区,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都市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产业集聚,推动产城融合。
在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实现旅游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提质;新型城市社区,要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
围绕“四区联建”,大力实施“4831”项目推进计划,实现“双百亿”目标,即围绕“四区联建、综合提升”工程,抓好82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300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分别超100亿元。
加快推进新建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协调办理起重厂整体开发等项目施工手续,争取快开工、出形象。帮助解决中州厂开发、和平街市场改造、焦运商业中心等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谋划一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区品位的好项目、大项目,力争全年谋划高质量项目3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
发展进行曲 美丽楼院
作为解放区扩大基层民主、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3年创建428个美丽楼院,凝集着解放人的追求和梦想。
2014年5月,全区美丽楼院创建动员大会召开后,各级各部门按照区委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共建成四星级美丽楼院4个,三星级美丽楼院64个,显著变化楼院16个,一星二星达标楼院53个。
以居民自治组织建设为先导,各街道社区紧紧抓住“选人”“议事”“定事”“干事”四个关键环节,广泛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参与,充分酝酿推荐,精心组织选举,超过180个楼院全部建立了自治组织,选出了一批热心楼院事务、能干事、肯奉献的“当家人”,建立了一系列议事理事、决策监督制度规范,楼院管理由街道社区包办代办向居民自我管理服务稳步转型。在楼院创建中,楼院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核心纽带作用,组织居民议事理事,带领居民整治楼院,楼院面貌显著改善,赢得了居民信任支持。
目前,辖区居民对楼院平安法治、环境卫生、文明和谐、综合环境、楼院创建的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3.43%、94.95%、83.05%、97.52%、91.22%,初步实现了自治管理长效有序、平安法治融合共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氛围浓厚的楼院创建目标。
发展进行曲 社区建设
解放区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后,围绕民政部确定的“复合共治、多元服务”实验课题开展创新实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社区治理与服务新路径,不断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凝聚社区居民和社会多方力量合力参与社区治理,“复合共治、多元服务”的解放模式得到提升。
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解放区积极推进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在34个社区全部建立起社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以社区党工委统领基层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将辖区100余个驻区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代表吸纳为社区党工委成员,在社区党工委班子中占到了50%以上。通过社区党工委会议对社区共建事务进行研究、协商,实现了“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
将党组织的触角逐渐向楼院、楼栋、社会组织延伸和拓展,建立了“五纵三横一联”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即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工委、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内容的五纵组织体系,以“新经济组织党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为内容的三横工作格局,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联谊共建”为载体的一联机制,将党组织的作用渗透到社区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目前,全区已设立123个楼院党支部、202个楼栋党小组、359户党员中心户。在楼院党支部的核心带领下,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员以及居民议事会成员相互配合,共同成为楼院居民的带头人和代言人,实现了基层协商治理与民主管理的有机融合,形成了“组织带动、党群共建”的良好局面。
发展进行曲 均衡教育
以“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为目标,无论是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均衡配置,还是部门联动、统筹推进、重点扶弱,都在解放区落脚到一个关乎民生福祉的词语:教育公平。
教育,再重视也不为过,再投入也不为多。解放区将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建立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并每年拿出8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教育质量奖。
近三年来,解放区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2014年达到2.1亿元,确保了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城乡生均经费一个标准。
在解放区,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的“优先发展”,教育的“均衡配置”,是让学生拥有最安全的校舍、让学生拥有最舒适的运动场所、让学生拥有最好的学习器材。
从累计投入2850万元实施“校园安全工程”、到投入6515万元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到投入2590万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到投入1740万元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再到投资210万元对8所学校厕所统一风格改造,近年来,解放区将一笔笔重金投入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校舍全部达到国家抗震规范要求。
此外,解放区又投资4420万元新建丰泽园小学和解放区第一幼儿园,投资1800万元高标准建设塑胶化操场,投资965万元用于购置电教设备,全部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和学生机房全覆盖,所有学校体音美卫器材达到国家二类配备标准,全部实验室达到省二类及以上标准。
2014年暑假,解放区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成果,将辖区内的二十二中、新星学校、民生街小学分别与十八中学、区实验学校、幸福街小学合并重组,将学生路小学、环南一小、团结街小学分别与西王褚小学、东王褚小学、闫河小学实施集团化办学。
此外,解放区按照学校地域相邻、办学规模相当、师资力量相仿的条件,建立了南、北两个教学协作区,同步开展联合教研和活动评比。
发展进行曲 公共文化
文化惠民和服务延伸在解放区落脚: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解放区积极构建“大文化”格局,近年来,先后建成了24座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文化活动中心。同时,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投资近150万元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解放支中心和为老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全区现有文化广场45个、文体活动场馆46个、体育场34个、全民健身工程点100余处、文化活动站点180个。
在加强区级图书馆建设的同时,按照公益、便民、就近的原则,解放区在8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图书室,实现了“政府埋单、企业管理、群众看书”的目标,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便捷地借阅图书。
目前,解放区共拥有秧歌、戏曲、歌舞、书法、绘画等各类文体协会26个,各类文体队伍300余支,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1800余名。
广场文化、游园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和节庆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解放区的居民楼院、街心游园、文化广场广泛展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节庆活动和送戏、送图书、送春联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连成一体,使城市文化和新农村文化得到深入交流,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季季有特色,全年不断线”。
发展进行曲 创森绿化
春天增加一株林木,夏天则增添一片绿意,秋天则增添一分收获,冬天则增添一抹诗意。解放区通过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植树造林活动,不断为城区增加勃勃的绿色生机。
解放区与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有机衔接,解放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制订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解放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并制订了《解放区高速公路绿化实施方案》《解放区绿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解放区森林抚育工程绿化设计方案》等,并严格按规划及作业设计进行组织施工。
编绘了省级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森林抚育位置图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图。2013年至2014年,共完成造林面积5798亩,其中封山育林工程3170亩,社区绿化美化64亩,生态廊道建设80亩,焦青路精品工程100亩,绿化基地建设630亩,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390.5亩,高速公路两侧景观带建设工程100亩,水土保持林工程530亩,绿地游园建设3.5亩,森林抚育730亩。
缝山公园和洪河村绿化基地是解放区的矿山治理成果,总面积1189亩,其中缝山公园859亩,洪河村绿化基地330亩。
本版图文均由解放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