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就是乘客优先,就是服务优先。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提起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相信不少市民有所耳闻:“是不是那个28路好司机郭爱萍?有她带领,咱这公交服务肯定好。”而我市公交总公司的员工更是伸出大拇指称赞:“别看这工作室成立时间不长,却成了咱们的主心骨,我们的好榜样!”
大家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们得到认可的背后,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近日,带着疑问,记者走近了这群可爱的人。
微笑天使郭爱萍
郭爱萍今年40岁,1994年她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这一干就是21年。
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在工作上总是一丝不苟。
自从开展“微笑服务”,她总会闲暇时练普通话,遇到问题,随时向同事请教。
在乘车过程中,总会有乘客喜欢站在下车处,堵塞下车通道。
“开始时,我说话比较生硬:后面的同志,麻烦给老人让个路。往往话说出来却适得其反,没人理会。后来,我就转变了思路,用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大家:站在下车道的同志,前面有空座位,您可以来这里休息下。如果您想站一会儿,麻烦往里走走,这样堵住下车道,不仅方便不了他人下车,也耽误咱们的时间……”郭爱萍笑着说。
就是在行车中不断总结经验,郭爱萍赢得了乘客的称赞。同时,各项荣誉接踵而至:先进生产者、生产标兵、优秀机动车驾驶员、焦作市“五一”巾帼奖、“三八”红旗手、“十佳”爱岗敬业道德模范、“身边的榜样”、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焦作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
劳模传递正能量
有了郭爱萍这样的榜样在身边,她的行动无形中带动了周围的同事。
“她的一言一行成为我们的标杆。她总结的‘十心’‘六点’让我们都很受用。”郭爱萍的同事刘群说。
不久前的一天,他开车经过解放路与团结街路口时,发现一辆出租车由于没有车辆为其让行而被迫卡在了车流中间,动弹不得。为了让路口的交通秩序尽快恢复正常,刘群主动停车让行,出租车在顺利拐入解放路后,司机向他伸出了大拇指,还按了几下喇叭表示感谢。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自豪感依然无以言表,而这一切都是从郭爱萍身上学到的。”刘群说。
正是因为在郭爱萍这个榜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公交司机加入到文明行车、微笑服务的行列中。
“全国公交文明线路”28路就是一个微笑服务的集体。为了给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28路车的司机们总是起早贪黑打扫卫生:用报纸将车窗擦得透亮,跪在车厢的地板上将地面擦拭干净,每天清洗座套到深夜……
“除了为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为了拉近乘客之间的距离,我们还推出了微笑服务。”市公交总公司第二分公司经理尚卫红说。其实,这对于这些公交司机来说并不容易。第一是普通话。为了练好普通话,28路公交车司机经常相互提醒、指正。第二是礼貌用语。大家要放下面子,细声细语地向乘客问候。
为了打造好这条微笑服务示范线路,28路车队的每一位司机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正是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慢慢地,市民们发现了他们的与众不同——“乘坐这趟车就是舒心,这里的服务就是好”!
他们的行动带动更多线路,各个线路也获得了许多荣誉:28路队先后荣获“全国公交文明线路”、“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11路队先后荣获“河南省工人先锋号”“焦作市青年文明号”称号;9路队荣获“焦作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创新品牌大服务
有这么多优秀的司机涌现出来,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榜样力量,从而带动我市整个公交系统,实现“公交优秀”呢?
市公交总公司的各级领导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想到了解决方法。
2014年4月,以河南省劳模郭爱萍为领军人物的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了。
这里面的15名成员来自我市公交总公司不同线路、不同工种,他们不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而且有着很高的业务素质。他们成立了服务、技术创新和安全三个小组,并通过两个活动平台进行工作——固定平台,即位于焦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第二分公司场站内的办公室;流动平台,即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流动服务示范车。
这个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劳模先进的示范激励作用,引领广大职工立足于本职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投身技术创新,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服务小组,以郭爱萍为组长,他们将10米车厢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
“小刘,今天在胜利街会车时,我发现你开车有些急躁。当时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堵着也过不去,你何不让让行人呢?”安全生产小组长张明奇的一句话,立刻点醒了梦中人。安全生产小组正是通过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关心,让我市公交系统在安全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14年我市公交第二分公司各条线路的安全行车里程达到122万公里,在焦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考核中位居榜首,事故费用支出较之去年同期减少了近20万元。
当然,除了服务小组、安全生产小组,创新技术小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第二分公司的汽车修理车间,一辆类似小推车的设备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这就是我们创新技术小组的发明之一。”尚卫红说,“以前卸下的轮毂需要两三个人才能抬动,可是现在,通过创新技术小组的废料焊接改装,将小车的车铲调整到匹配的高度,卸下的轮毂一个人就能轻松推走了。”
从归纳总结出节油小窍门到自己动手设计、建设充电棚,再到修旧利废,他们已经为公司节省了30多万元的资金。
每一个工作室的成员都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你看,这些都是我们在微信群里发的内容:如何礼让斑马线、刹车的小技巧、老司机告诉你这些开车的坏毛病……通过在群里交流,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提高。”郭爱萍笑着说。
公交优先战旗红
如今,这个工作室已经成为我市公交总公司的一面旗帜、主心骨。仅仅一年时间,这个工作室就荣誉满满:8面锦旗、57篇先进人物事迹报道、205封表扬信……拾金不昧,为乘客找回各类现金、物品折合人民币15.3万元,营运收入同比增长3.58%,客流量同比增长4.04%……
“不容易,真的不容易!毕竟,这是一个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集体!”当谈及上述成绩,第二分公司书记、工会主席周保付感慨万千,“这不仅让广大干部职工从中获益,对于企业而言更是受益良多。”从周保付的言语中,记者感觉到的不仅是一种自豪感,更多的是感动与感激。
“不过,成绩只属于过去,放眼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学习,抢抓我市被定为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的良好机遇,不遗余力地打造为民公交、文明公交、优秀公交!”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杨耀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