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美丽焦作贡献温县力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美丽焦作贡献温县力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河南凯创有限公司
  中科富兰特公司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香面业
  河南福沃重工有限公司
  产业集聚区
  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
  太极拳祖祠
  央视武林大会走进陈家沟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
  陈家沟东沟
  滨河公园
  古温大街
  温县环城水系建设碧水万顷
  温县特色商业区
 
   

  前言

  春天的温县城乡,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产业集聚区车轮滚滚,太极拳文化旅游区人流如织,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特色商业区货畅其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焦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总要求,焕发着这里干部群众的拼搏精神,推动着这里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

  温县,这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肥沃土地,栉改革之风,沐创新之雨,迸发出持续强劲的活力,展现出鲜活明丽的丰姿,正在、即将为美丽焦作贡献越来越多的份额。中国十大休闲旅游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出口四大怀药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唯一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县,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一串闪光的珠链,辉映着过去,昭示着未来。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这里,看一看正在变化中的温县,为她点赞,为她加油——

  产业集聚区跨越提升

  温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03家,规模以上企业78家,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温县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坚持改革创新,注重理顺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力调动各方参与集聚区建设的积极性;坚持转变作风,注重优化环境,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发展氛围;坚持集约集聚发展,注重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使集聚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省综合排名连年上升,由最初的第101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42位,发展指数跃居全市第1位。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0.4亿元,增长2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2亿元,增长25.9%;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增长55.8%;从业人员1.85万人,增长29%;上缴税金3.26亿元,增长65.8%,主要指标增幅居全市前列。

  今年第一季度,温县产业集聚区共实施建设项目65个,其中工业项目46个,基础设施项目19个,总投资11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3.8亿元。在实施的46个工业项目中,超亿元项目20个,超5亿元项目3个,10亿元项目5个,主要有投资11亿元的祥曌精密薄板项目、投资10.5亿元的中联机械制造园项目、投资10.2亿元的柏元高科项目、总投资10.2亿元的金德福养生食品项目、投资10亿元的太极门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有投资1.02亿元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投资1300万元的纬二路东延雨污管网。目前,正在洽谈和即将开工项目有14个,其中10亿元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同时还规划建设了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泛家居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签约项目23个,已有10个项目开工建设,一个新的家居产业将在温县产业集聚区崛起。

  同时,温县坚持科技引领,强力实施“引智工程”,建立了福沃重工、兰兴电力、京华食品3家院士工作站,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

  2015年,温县将围绕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目标奋力前行。

  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立区之本

  规划先行。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温县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建设,编制完成了《温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温县县城总体规划》等,实现了“三规合一”。

  完善设施。累计投入17.2亿元,建成了“五横十纵”路网格局和“一路一景”的绿化景观,总通车里程达102.8公里,供排水、天然气、通信等各类管网达350公里,实现了水、电、路、气、通信的全覆盖,形成了双电源双回路的供电格局。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动力之源

  抓项目引进。坚持区域招商,积极与郑州、巩义等周边城市的企业对接,开展区域招商,先后引进了投资11.6亿元的富兰特科技、投资10.2亿元的柏元高科新型建材、投资10.2亿元的恒信机械、投资10.2亿元的金德福食品、投资10亿元的凯创重工等9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实现了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和10亿元项目引进的重大突破。坚持集群招商,委托国内家居行业顶级信息交流平台深圳亚太传媒公司,开展全案营销招商,引进了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泛家居产业园项目,涵盖家居行业的所有链条企业。目前,已有欧宝莱、欧曼、伊思特家居等23个国内知名品牌抱团入驻,新坐标家居、尚硕家居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

  抓项目培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现有企业41家,以天香面业、怀山堂、立达老汤等企业为龙头,已形成四大怀药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其中调味香精占据国内市场30%以上份额。装备制造产业现有企业86家,其中特高压电力施工设备占据国内40%以上的市场份额。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强区之路

  实施引智工程。充分利用温县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才优势,县委、县政府强力推动,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区内研发机构为依托,促成河南福沃重工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福沃重工院士工作站、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合作建立了河南省电力机械装备院士工作站、河南京华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工商学院合作建立了国内首家咸味食品香精院士工作站,同时促成富兰特科技与大连理工大学初步达成院士工作站合作意向。

  实施品牌示范战略。大力培育知名品牌,建立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河南利伟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甾体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重大研究项目,由河南宝隆实业有限公司和陕西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水性合成革填补了国内合成革的空白。目前,区内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国家驰名商标1个,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5个,省市各类技术中心23个,省市高新技术企业3家,各类发明专利105项。

  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长远之举

  优化发展环境。建立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项目服务联动、周办公例会等机制,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推行项目证照代办制,全程为企业代办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企业与职能部门的“零接触”。定期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建立用工需求、信息发布、集中招聘、免费培训的联动机制。

  开展生态建设。严把环保准入关,杜绝污染项目入驻;开展河道整治,建设景观水系;实施高标准绿化亮化,开展花园式工厂、文明单位(企业)等各类创建活动,使产业集聚区天蓝水清树绿路畅,正逐步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链条完善、特色鲜明、活力十足的滨河生态集聚区。

  太极拳文化旅游区蓝图舒展

  陈家沟位于温县赵堡镇西南的清风岭上,南临黄河,与伏羲画卦台、河洛汇流处隔河相望,整个村庄处于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之中,被誉为“中华文化丹田之地”,更兼有“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三块国家级牌子。

  近年来,温县围绕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按照“立国家项目、申世界遗产、做国际品牌”的工作思路,以及“五规合一”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高起点编制了《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总规、控规和城市设计》,太极拳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先后建成了太极拳祖祠、祖林、陈照丕陵园、东大沟习武场、太极拳博物馆等旅游景点。2014年,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建成投用,杨露禅学拳处复建工程正在实施,启动了太极文化生态园、陈家沟老村改造等项目。按照“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战略,将太极拳文化旅游区纳入城区范围,大力实施路网、水网、电网、气网、信息网“五网”建设,总投资2.7亿元的长兴大街、沿黄大道、王廷大街三条道路竣工通车,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陈家沟引水等项目。

  今年,温县将采取PPP模式运作实施投资60亿元的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的陈家沟老村改造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陈家沟太极拳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投资13亿元的陈家沟太极拳教育园区项目、投资25亿元的陈家沟太极生态湖项目和投资8亿元的陈家沟观光农业项目等12个文化旅游项目。

  下一步,温县将重点做好“根、拳、养生”三篇文章,注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把陈家沟打造成为世界级文化体验、旅游度假、功夫交流、养老养生的目的地。

  如今踏入温县陈家沟,满眼景色里,一定会发现许许多多悄然而至的惊喜变化:景区导游解说词更具特色,话传说,阐拳理,讲拳法,仿佛把太极拳300余年绘成一幅生动而富有内涵的立体画卷;门票改革稳步推进,不仅门槛低了,而且推出年票、限量团体票,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聚了人气,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粉”;旅游线路亮点频闪,景区对旅游线路进行了重新规划,原来的景点经过修整组合,大小景点均有增加,除了东沟、西沟古皂角树等一个个新增的景点外,陈照丕陵园改造、杨露禅偷拳处环境整治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更让人欣喜的是,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太极拳大师公开课、太极拳演艺节目等正在紧张筹备中,独具特色的饭店、宾馆、购物点都在有序装修……

  透过变化看到的是温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夜以继日的艰辛探索,是立足资源优势、叫响陈家沟太极拳品牌的不懈追求,是愈发明晰的发展思路和务实重干的强力举措。

  城区建设日新月异

  近年来,温县把县城建设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坚持“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县十大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注重科学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温县高度注重规划,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重要道路街景设计等层次入手,全力构建以总规为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修建性详规为依据,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规划为保障的城市规划体系。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老城区控制性详规》《子夏大街景观设计》《温县水系生态规划》《新城区控制性详规》《太极路、司马大街街道景观设计》《太行路街道景观设计》《老城区供水、供气、供热、防汛排涝专项规划》等,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

  突出老城区改造,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统筹老城区的改造与提升,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老城区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一是大力实施道路优化工程。建兴大街、太极路和慈胜大街大修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用;积极运用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加快推进人民大街南延拓宽改造工程,努力消除“断头路”;加大老城区重点路段整治力度,扩大交通管制面积,规划建设停车场所,逐步解决老城区道路拥堵问题。二是大力实施城市美化工程。开展城区精品路、示范路创建,实施了黄河路等重点道路改造升级工程,完成护栏更新和部分路段路灯、人行道改造工程。对城区主要街道供排水管网逐步进行改造,完成了污水处理厂扩建及中水回用工程。三是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完成了环城水系北渠、东渠扩宽及绿化工程,完成了太极拳公园、子夏公园三期建设,启动了太极游园改造、城区西部慈胜公园建设。在县城重要区位、主干道两侧,加大绿化密度,提升绿化档次,增添绿色景观、丰富绿化内涵。四是大力实施城市文化工程。整合太极拳、怀药、名人等县域文化特色资源,邀请中央美院编制了《温县公共艺术雕塑规划》,加快推进具有温县文化元素的城市雕塑、主题文化公园或标志性建筑建设,提升城市的可识别度。

  加快新城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子夏商务中心拆迁稳步推进;积极与省水投集团洽谈水务公司组建、新城区太极湖引水项目;完成了黄河路东延工程,县法院、公安局等单位业务用房项目主体已竣工;规划了上作、前东南王两个新市民社区,建成后可容纳8000户2.2万人;子夏保障房小区、上作安置小区主体已竣工,振兴安置小区正在施工建设,一大批公租房、廉租房即将投入使用,春城华庭、滨河壹号公馆、新东未来城、常青藤等一批新型住宅小区开工建设,新城区建设已经拉开序幕。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探索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筹备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大力开展“三项”治理,城市管理日臻规范。一是大力开展“双违”治理。整合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执行规划,维护城市建设秩序,遏制违法建设的不良势头。二是大力开展经营秩序治理。持续抓好城区夜市的规范管理,大力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坚决杜绝店外经营。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建立了物业管理、建筑垃圾管理和处置办法等工作机制。三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持续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将太极拳文化旅游区、产业集聚区纳入城区管理范围,突出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加大城区及城乡接合部的卫生治理,城区面貌明显改善。

  特色商业区蓄势待发

  位于老城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三区”结合部的温县特色商业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地方,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于2013年9月获省发改委批复,功能定位为温县现代商业形象的标志性区域,是集太极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现代商贸、大众生活服务、商务于一体的低碳生态功能区,预计2020年该区营业收入达到30亿元、税收1.5亿元以上,营业面积18万平方米,就业人员达到2万人。

  截至2014年年底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9亿元,入驻企业8家、个体工商户28家,吸纳就业1800余人。

  项目建设情况

  (一)已建成项目2个,分别为投资1.6亿元的联众商务君怡明珠酒店建设项目、投资7600万元的子夏小区商业街项目。

  (二)在建项目2个,分别为总投资1.6亿元的前上作商业街区改造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计划今年竣工;总投资1.2亿元的春城华庭商业街建设项目,2015年年初已开工建设,全年将计划完成投资2000万元。

  (三)计划新开工项目4个,分别为投资12亿元的中广国际太极影视小镇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投资10亿元的子夏商务中心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3亿元;投资1.29亿元的新东未来城建设项目,今年计划投资3200万元;投资6000万元的远大·理想城(一期)建设项目,今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

  (四)招商引资项目2个,分别为正在洽谈的文化创意项目1个,即司马懿益智文化园项目;商贸服务业项目1个,即好又多子夏商贸城暨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

  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区内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形成“三横一纵”道路交通格局;建成了占地150亩的子夏公园,子夏大街主干道绿化基本完成。截至2014年年底,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400万元,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5800万元。

  工作举措及成效

  注重特色发展。围绕太极文化优势资源及特色商业区主导产业,完善太极文化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建设联众商务君怡明珠酒店、春城华庭和子夏小区太极文化商业街,与太极拳文化旅游区互动发展。目前,司马懿益智文化园、大商集团城市综合体等项目正在洽谈。

  注重电子商务发展。围绕太极文化、四大怀药等特色资源优势,依托特色商业区发展平台,线上线下结合,规划建设国际山药交易物流中心、温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以运营服务和仓储物流为主线、乡镇物流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为支线的产业体系。

  注重招商选资。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注重集群式、链条式产业招商,积极引进商务金融、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项目,目前已落地项目4个。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