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厕者来说,公共厕所免费提供手纸当然是件受欢迎的事。笔者获悉,上海市相关部门正考虑在全市2600多座环卫公厕免费提供手纸。为此,静安区一个公厕已试点半年多,经统计,如厕者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平均为1.6米。
(据4月23日《新闻晨报》)
一次如厕竟然要用1.6米长的手纸,完全可以说是浪费。据调查,之所以存在浪费现象,是因为有人用手纸擦鞋,甚至还有人把手纸“顺”回家。本是惠民利民的免费服务,到头来却成了道德的尴尬。
免费厕纸遭遇尴尬之事,使得我们必须承认,国民的文明素质参差不齐,总有一些人的素质不太高,缺乏公共道德意识,爱占小便宜,认为不要钱的东西不拿白不拿。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些人道德水平低下,侵占、浪费了公厕的免费手纸,就停止提供公厕免费手纸这项便民福利。
对于此,并非无计可施。首先,公民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引导和培养。其次,环卫部门可以在免费手纸上做些文章,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将手纸裁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避免因为撕扯而造成浪费。第三,环卫部门应该在厕所显眼部位张贴一些文明标语,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循序渐进地引导群众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