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从严治党促进和保障依法治国的落实
新秩序下为官者 需要八种意识
“四个全面”闪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
割除腐败“毒瘤”有利经济健康
全面从严治党须重拳整治为官不为
“温水煮青蛙”考验官员底线思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割除腐败“毒瘤”有利经济健康

作者:□张晓松 张非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割除腐败“毒瘤”。 翟桂溪 作 (新华社发)
 
   

  中央巡视组在首次专项巡视中,发现和督办了大连北良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宫明程腐败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4亿元。这一典型案例证明,割除腐败“毒瘤”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社会上时不时有种论调——“反腐影响经济发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高档消费市场不那么火了,有人说“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廉政风暴刮到工程建设领域,商人不能靠行贿拿项目了,有人说“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巡视组到了央企,国有资产的便宜不好占了,有人说“反腐影响经济发展”。

  其实这些别有用心、唱衰反腐的论调,注定没有市场。事实证明,靠“围猎”官员富起来的商人,不仅不会去创新,还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靠行贿得来的工程项目,有不少是“豆腐渣”工程;靠公款消费、奢靡之风吹起来的消费指数,无非是“泡沫”。这样的经济发展必定是畸形的。更不用说,一些腐败分子直接贪墨财政资金、贱卖国有资产、阻碍改革进程,已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

  割除腐败“毒瘤”,既要阻止“失血”,又要注重“补血”。一个宫明程,利用手中职权,就能使民营企业非法获利上亿元、国有资产损失数亿元,如果不是纪检监察机关介入,可能会有更多国有资产流失掉。今年,中央巡视将实现对央企的全覆盖。挖出国企“蛀虫”,阻止国有资产流失,追回经济损失,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割除腐败“毒瘤”,要注重增强肌体免疫力。宫明程作为国企负责人,手中权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约束,违纪违法行为持续十年之久,转移国有资产已到了明火执仗的地步,教训十分深刻。国有企业应引以为戒,亡羊补牢,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管,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腐败,总是与不公平竞争的机制、利益固化的藩篱、缺乏创新的环境相伴相生。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向纵深推进,“破”与“立”的文章应同时做起来。一方面,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斩断利益输送的渠道,搬掉阻碍改革创新的拦路石;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树立创新驱动、公平竞争、科学发展的理念,凝聚起风清气正的正能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