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凝聚青春力量 助推转型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助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孙立坤在调研城市水系建设时强调 提升标准 加快进程 全力推进水系建设
自驾游引爆我市五一旅游市场
今日看点
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因活而火
向私挖滥采亮剑 对相关人员问责
以执纪问责推进北山治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景点打动人 活动吸引人 服务留住人
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因活而火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董柏生)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尽管天公不作美,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却人气不减,多次带游客到这里旅游的焦作理达假日旅行社导游李志鹏还感觉“有很多不一样”。

  5月2日下午,记者在陈家沟景区太极拳博物馆见到李志鹏时,他正陶醉于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的张福旺对游客中的太极拳爱好者进行指导,大师与游客的互动引起了游客的浓厚兴趣。“太极拳博大精深,好多游客都是带着神秘感来的,期待着能在太极拳发源地与大师们零距离接触,今年景区刚刚实行的太极拳大师公开课和互动体验课让游客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我们向游客介绍起景区来也更有底气了。”李志鹏说。

  今年五一,让导游底气足、来得值的,不只是陈家沟景区每天都有大师值守,与游客互动,还有景区今年新增了祖林、太极十三势、皂荚神树等八处新景点,带游客游览的时间从一个多小时增加到三个多小时,而且景区的形象包装也有了质的提升,每个景点的解说词比以往更生动,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温县在陈家沟景区的开发建设上付出了许多努力。该县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太极拳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引水规划等,并通过财政逐年增加投入、向上级财政积极争取项目、市场化运作等举措,累计投资2亿多元,基本完成了文化旅游区的路网、水网、电网、气网、信息网“五网”建设;投资1200万元,实施了13公里长的陈家沟引水工程;投资1.6亿元,实施了老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投入2亿多元,建成了太极拳祖祠、祖林、太极拳博物馆等景点;引资5亿元,建成了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王廷文化广场等项目。目前,东沟、杨露禅偷拳处、陈照丕陵园等景点复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中广太极影视小镇、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陈正雷国术院等项目也已签约。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温县十分注重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传播、挖掘、弘扬,致力于做好“拳”文章、“根”文章,扩大太极拳的品牌影响。该县连续多年举办或承办国际太极拳武术交流大赛、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以及温县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并制定完善太极拳段位制考评标准,被列为全国武术之乡段位制试点单位,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扎实推进。该县重新编撰了景区景点解说词,将各个景点与太极拳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趣味性更强,更能凸显出景区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以文为魂、以人为本。今年年初以来,温县拓宽思路,致力于大师资源的开发利用,计划开工建设以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为代表的“四大金刚”教育园区、家庭武馆项目以及原有39家家庭武馆和武校扩建修缮项目;开设太极拳大师公开课和互动体验课,联系了包括四大著名传承人在内的30名太极拳大师每天值守,实现太极拳爱好者与太极拳大师零距离接触,满足太极拳爱好者以及游客的要求,增强景区吸引力;加大文化旅游区营销力度,在增加新景点、丰富景点内涵的基础上,对旅行社采取更加优惠的措施,仅今年五一期间就与省内外30多家旅行社签约,较去年增加10多家,三天小长假接待游客也比去年同期增加2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