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春是团火,青春是首歌。当一群青年怀揣梦想,意气风发地迈入警营,注定他们的青春将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度过,也必将在这里奏出世间最壮丽动人的乐章。五四青年节,市公安局和本刊推出特别报道《警徽闪耀——致青春》,走近基层一线优秀青年民警,聆听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奉献之歌,敬请关注。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防暴大队
尖刀是这样炼成的
冲锋车、贝雷帽、狙击枪,再加上精神抖擞的特警队员,看到原本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这种真实场景,你定会被深深震撼。一面面鲜艳的锦旗、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一幅幅英雄标兵的画像,彰显了这支团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防暴大队的英雄气概。
使命——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这是一支神秘的队伍,这支队伍的出现和离去永远一样短暂。他们身着一袭黑色的特警制服,装备精良,熟稔地攀缘于楼宇之间,快速破窗突入,抑或精准狙敌于百米之内,一次次危难之中挺身而出。他们恪守的信念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成为一把随时准备出鞘的雷霆尖刀。去年6月的一天6时20分,该大队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山阳区焦东路某居民小区发生一起持刀劫持人质案件,要求大队立即前往参与处置。接警后,大队长崔军峰、副大队长刘富恒挑选13名精干民警,带齐爆破、狙击、攀登、破门等多种攻坚突击装备,赶到现场处置。7时10分,负责现场侦查的大队民警魏永风锁定屋内嫌疑人的具体藏身之处。7时30分,大队制订了中心现场突击解救的作战方案。7时50分,现场指挥部发出攻击指令,大队四名破拆队员瞬间强力破门而入,在墙角闭目养神的犯罪嫌疑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飞身上前的队员一个骑背锁喉控制住。从现场制订解救预案到人质成功解救,只用了20分钟。正是有了这种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该大队建队以来就先后荣获全省公安系统优秀基层所队、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全省特警系统练兵比武先进单位等称号。
作风——操场上的汗水越多,战场上的血水越少。防暴大队有自己的队训:“练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以苦带队伍、拿苦争荣誉,更是每一个大队民警贴身的宝物。去年一次特警大比武前夕,民警罗龙在训练中受伤,为了证明自己能做得更好,他竟然瞒着队领导私自去打封闭针,参加不了散打比赛,就一根筋地要去参加武装越野,信誓旦旦地说:“胳膊不行,腿还能跑。”比赛时,全队民警拗不过他,硬生生地含泪看着他全副武装跑完五公里。
谁是最可爱的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有不同的群体担当这个称谓。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群为了人民安危、社会稳定能够不惧牺牲、挺身而出的防暴队员们,都将无愧于这个光荣的称号。
张莉莉
居民心中的“闺女警察”
在孤寡老人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有她不辞辛苦、无私帮助的身影;在治安混乱、案件多发的区域,有她四处奔走、深入调查的身影;在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的现场,有她耐心劝导、真情感化的身影;在精神异常居民舞刀弄棒的危急时刻,有她挺身而出、机智制止的身影……她就是市公安局解放派出所青年路警务室社区民警张莉莉。
今年35岁的张莉莉,2002年7月入警后,便长期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管辖河南理工大学学苑社区和学生路社区。13年来,她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和韧性,用亲人般的关爱和呵护,帮助辖区居民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她曾荣获全市公安机关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人民满意民警、2010年度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河南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个人等称号。
刚到青年路警务室工作时,张莉莉入户走访吃了闭门羹,这一经历让她永远都无法忘记。后来,她总结教训,“别人入户一次,我就入户三次,第一天不开门,第二天我接着去”。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真正和居民交朋友,把居民当亲人。久而久之,她总结出入户走访的“三块敲门砖”,即一张微笑的脸、一句中听的话、一颗耐烦的心。她还归纳出做好群众工作的“四件宝”,即摄像头的脑袋、婆婆的嘴、亲人的心、兔子的腿。当初不让进门的居民,如今听到张莉莉的脚步声就来开门迎接了。有的居民甚至把家里的隐私告诉张莉莉,希望她能给予帮助。
2010年,我市警务改革以来,张莉莉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创造了“五零法则”,即“零懈怠服务群众法”“零容忍排除隐患法”“零拖延调解矛盾法”“零距离管控教育法”“零遗漏搜集社情法”。
用“五零法则”,张莉莉在社区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空巢老人张叔叔得到悉心照顾、赵大姐的夫妻矛盾得到及时化解、身患重病的米阿姨定期收到问候……就这样,她赢得了群众的称赞,群众心中多了一个热心、耐心、贴心的“闺女警察”。
张项峰
特别能战斗的巡逻尖兵
从警20年来,无论是抓捕嫌犯还是在街头巡逻,他始终遵循一条准则:“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他就是沁阳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张项峰。
张项峰曾荣获河南省公安机关大练兵工作先进个人、“中原卫士杯”标兵、焦作市岗位练兵先进个人、焦作市优秀政法干警、沁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沁阳市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张项峰先后在派出所、特巡警大队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但他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变。在特巡警大队,他和青年民警一样, 深夜蹲守、跟踪,直至将违法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今年3月2日下午,特巡警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称某手机专卖店被盗两部“Iphone6”手机,总价值10576元。张项峰作为主管案件的副大队长,放弃休息,通过询问当事店员和仔细走访勘查,很快发现两名可疑男子,并一路追踪到山东淄博。3月9日5时许,他与同事将还在宾馆内熟睡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又连夜驾车赶回沁阳。
作为特巡警大队的业务骨干,张项峰勇挑重担,多次在应急处突等工作中有出色表现。今年1月28日,10余名外省人员结伙占道经营,并与维护商场门前秩序的保安人员发生纠纷。张项峰带领民警率先赶到现场,果断将围观群众疏散,组织民警在商场附近维持秩序,妥善处置了这起事件。2月10日,沁阳市西向镇西向二街一名精神病患者犯病,严重危及周边居民生命安全。接警后,张项峰带领民警迅速赶到现场,首先将围观群众疏散,多处部署警力,随后带领特警队员通过铁梯进院将院门打开。为防止激怒精神病患者,他找来患者父亲在门外喊话,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劝说,精神病患者终于走出屋门,精神病院工作人员顺利将其带走,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和骚乱。
这就是张项峰,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也锻造出一个个巡逻尖兵,浇铸成一个个闪光的奖牌。
刘春霞
青春在平凡岗位上闪光
她当过教师,干过特警,目前从事监管工作。如何让在押人员认罪服法、配合管理,成了她工作的全部。她没有惊天动地的豪情壮举,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但她以超人的耐心和无私的爱叩开了无数封闭的心灵,用青春唱响“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无悔赞歌。她就是市看守所教导员兼女子监管大队大队长刘春霞。
从警18年来,刘春霞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她带领的女子监管大队也先后获得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三等功、省三八红旗集体、五一巾帼建功标兵岗等荣誉。
青春是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1997年,刘春霞从警的第一项工作是当一名教育培训工作者,站在三尺讲台上。当一个个年龄比她大的民警叫她“老师”时,她突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传授法律知识,让更多民警忠于法律、献身公安事业。从此,她爱上了这个岗位,享受着“老师”这个尊称,默默坚守10年,桃李满天下……
2007年,刘春霞通过竞聘来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她成为一名后勤保障工作者,让辛苦的特警队员吃好、训练好,为他们出警、出勤配齐枪弹与装备,使各种车辆处于战备状态……她说,这才是她存在的真实意义。
2012年年底,为实现全市女性犯罪嫌疑人集中关押,刘春霞被选调到市看守所。在这里,她与战友们发挥女民警细心、耐心、贴心等优势,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创造温馨环境,开展文娱活动、交心谈心活动等,充分展示女性管理的特色,女子监管大队很快成为全省公安监管系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青春是唱响法制文明的主旋律。去年6月初,得知有七位在押母亲的子女要参加高考后,刘春霞立即给孩子们打电话,将在押人员的母爱传递,祝愿孩子们考出好成绩,并在高考后将孩子们的高考捷报送达在押母亲,监室内传来祝福的掌声,几位母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眼中闪着激动的泪光。
平凡岗位亦闪光。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刘春霞都用默默坚守践行着从警誓言,用飞扬青春谱写着无悔乐章。
方 军
特殊岗位露锋芒
今年36岁的方军,皮肤白皙,一脸书生气,不了解他的人很难把他和手握解剖刀、常常与尸体打交道的法医连在一起。从1999年到武陟县公安局工作以来,他一直奋战在法医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多次深入杀人、强奸、抢劫等各类重大案件以及爆炸、火灾等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出具法医鉴定书数千份,为案件侦破和法院定罪量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为一名法医,必须熟悉现场勘验及侦查业务。为提高业务能力,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打击智能化犯罪的需要,方军积极参加公安部举办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他独自或与他人合作撰写并发表了《吸入白炭黑窒息死亡一例》《四例心脏震荡的法医学鉴定》等论文,为同行及后来者提供了有益借鉴。
洞察秋毫,用专业技能化腐朽为神奇。2009年元旦,在武陟县西陶镇某村一机井内发现一具女尸。接警后,方军和同事们放弃休息,顶着凛冽的寒风赶到现场。经初步勘验,死者为该村一村民,系被杀死后抛尸,然而犯罪嫌疑人无法确定。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他蹲在案发现场,细心地从死者的衣着入手,再对尸体表面进行检查,每一个项目都细致入微,终于在死者身体内提取到犯罪嫌疑人的生物物质,为案件的顺利侦破及成功诉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热情周到,将为民服务作为工作宗旨。2011年春节刚过,来自驻马店市泌阳县的贺某到武陟县一砖瓦窑打工,他发现砖瓦窑条件很差后,不愿意再干下去,并与砖瓦窑的包工头发生争执,被打伤,入住武陟县人民医院。当时,贺某由于颈部被打伤导致声带损伤,话说不清,方军耐心听其诉说并详细查看伤情。后来,由于县级医院设备及水平有限,主治医生建议贺某转到上级医院治疗,贺某再次到法医门诊找到方军,方军积极联系市人民医院有关专家对贺某进行会诊,并为其支付了伤情鉴定所需会诊及检查费用。当案件终于有了结果、犯罪分子得到应有惩罚的时候,贺某拉着方军的手,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董新霞
社区警花人人夸
“工业路社区一警花,男女老少都夸她;社区常见她身影,热情服务进万家……”这是群众为市公安局定和派出所社区民警董新霞编发的顺口溜儿,朴实的话语流露出辖区百姓对她的深切喜爱。
董新霞从警时间不长,但她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始终不忘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扎根社区、服务群众,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亲闺女”“贴心人”。
工业路警务室辖区“九小”场所多,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多,治安管理难度大。董新霞在走访中坚持每家小场所负责人必见、每个从业人员必登记。为方便社区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她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下工作中的每件事,时间一长,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辖区群众提出的困难和要求,而且每件事情办完后,她还在本子上打钩,力争不遗漏社区情况变更的每一件事情。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辖区治安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为此,董新霞定期到社区和学校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向居民和学生们普及有关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知识,并结合最近发生在居民和学生身上的典型电信诈骗案例,让大家识别诈骗的各种手段,受到了辖区居民和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一段时间以来,工业路社区居民对电动自行车电瓶被盗问题一直反映强烈。为了给群众创造安宁的生活环境,董新霞将遏制电动自行车电瓶被盗案件发生作为社区治安防控的切入点,认真对社区内的电动自行车电瓶被盗案件进行分析梳理后,将嫌疑人的活动规律总结为“了解社区情况、踩点观察仔细、逆时间机会作案”,符合上述条件说明犯罪嫌疑人很可能隐藏在社区内的某个角落。她组织巡防队员加强巡逻防范,将一伙专门盗窃电动自行车电瓶的犯罪分子一网打尽。
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但对董新霞来说,只要是群众的事就是大事,就是自己的家事,她总是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慢慢地,她“亲闺女”的形象在社区不少大爷大妈的心中树立起来。
李晓凯
青春因奉献而精彩
他曾撇下襁褓中的女儿,请缨赴外地执行任务;他曾连续数日不回家,全身心投入到正在办理的案件中;他用青春和奉献,侦破一起起大案要案……他就是孟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李晓凯。
李晓凯年纪不大,从警已满五年。五年来,他与战友们一道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0名。去年,他荣立焦作市公安局三等功。
作为一名“80后”新民警,李晓凯虽资历尚浅,但他没有年轻人的好高骛远和心浮气躁,反而以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活力,为辖区打黑除恶。
办案中,李晓凯大胆心细,顽强拼搏。2013年10月,孟州市槐树乡、赵和镇辖区白天和夜间接连发生数十起入室盗窃案件,焦作市公安局将此系列案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为尽快破案,李晓凯和战友们在案发现场村镇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全面摸排,不留一处死角。当年12月16日下午,在赵和镇冶墙村公路口守候的李晓凯发现一名骑摩托车的可疑男子,随即开车跟踪,并向另一组民警发送求援信息。在一处上坡拐弯路段,他以问路为由将可疑男子拦下,并随手拔掉其摩托车钥匙,亮明身份让其接受检查。该男子弃车而逃,李晓凯紧追不舍,将其擒获。
不放过一丝线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去年秋天,孟州市区接连发生三起飞车抢夺案。案件侦破过程中,李晓凯和战友们通过走访受害人以及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所驾驶摩托车型号、作案手法等,成功锁定两名犯罪嫌疑人和一辆白色无牌照的踏板摩托车。当年10月23日,他们在孟州市区景文百货商场附近的停车场发现了嫌疑摩托车,经蹲点守候,将从商场购物后前来骑车的男子董某抓获,随后又将另一犯罪嫌疑人董某某抓获。
青春,因奉献而精彩。李晓凯带着“80后”青年民警特有的自信、阳光与活力,将继续逐梦于他所钟情的公安事业……
李明伟
车水马龙中践行入警誓言
他明察秋毫,两年间带领队友查获盗抢嫌疑车16辆、假牌套牌车50余辆,查处酒驾、毒驾等严重违法行为100余起;他扶危救困,九年里帮助、救助群众一百余名。他就是市公安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李明伟。
道路上的“火眼金睛”。虽然从警仅九年,但年仅33岁的李明伟拥有很多交警几十年都拿不到的成绩。提起他,领导和同事个个伸出大拇指:他有一双查缉盗抢车辆和假牌假证的“火眼金睛”,这些车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别想溜走。对此,李明伟谦虚地说:“看多了,自然就认出假的来了。”原来,他在执勤过程中,注意观察不同地方的车牌,然后将其特征牢牢记在心里。下班走在路上,他总会有意识地看过往车辆的车牌,暗暗分析其中真假。自己的努力、勤奋加上虚心向老同志、专家请教经验,他练就了一双识别盗抢车辆的“火眼金睛”。
查处盗抢车辆也是危险的活儿。去年9月23日,李明伟与同事在市机动车辆管理所附近整治车辆违章停车现象时,发现一辆乱停乱放的黑色本田雅阁车,随即上前对驾驶员进行盘问。驾驶员任某态度恶劣,表情凶狠,一会儿说车不是他本人开的,一会儿又说自己有证但没有带。李明伟要求对车架号进行检查时,他甚至恶语威胁。李明伟一边稳住他,一边通知其他同事前来协助。一检查才发现,车内除了一本假行驶证、两个假号牌外,还有大小不一的五把管制刀具,而且该车车辆识别代号模糊不清。通过比对,发现该车涉嫌被盗抢。在大量事实面前,任某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
酒驾、毒驾一个都不能放过。由于查处酒驾、毒驾的特殊性,李明伟经常与同事们一起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还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第二天清晨。在今年2月下旬至3月的酒后驾驶集中整治期间,他和同事们一起查获酒驾100余起,为市民的平安出行作出了巨大牺牲。
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李明伟一直工作在疏导交通、查纠违法、服务群众的一线,像涓滴之水一样,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
(本版图文均由市公安局宣传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