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笔者和武陟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输电专业员工宋小乐、杨二中、李杰一道,利用无人机对35千伏徐城线进行巡检,现场感受新装备在春检春查和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以前进行地面巡视时由于观测角度受限,想要发现顶面的瓷瓶裂纹、导线断股、放电等细小缺陷根本不可能,只能停电登杆检查。”巡检路上,宋小乐向笔者介绍,“无人机就好比给人插上翅膀,‘飞起来’视角没有盲区,隐患排查自然更全面、更彻底。”
据了解,这架遥控距离可达2000米的无人机,配备了可水平320度、垂直120度转动的高清云台相机,装配的GPS模块和视觉定位系统可保证飞行器高空精确悬停,传送高清图像辅助巡视人员排查缺陷隐患。
巡检现场,杨二中和李杰配合操控无人机对22号至30号电杆进行巡检。笔者看到,无人机升至导线上方悬停后,遥控转动摄像头,通过地面显示终端对瓷横担、导线逐一进行多方位检查,不到3分钟就完成了第一基电杆的巡检,不仅工作效率高、检查全面,还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安全风险。
随后,杨二中和李杰操控无人机沿着线路飞向第二基电杆,并对沿途导线进行录像。“巡检结束后,我们还要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影像资料,评判线路健康状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检,确保排查没有遗漏。”杨二中对笔者说。
在巡视到第五基电杆时,杨二中、李杰、宋小乐在左侧瓷横担处发现了异常,在调整方位近距离观察后,确定为绑线断股。“可能是绑线绑扎前已经受损,再加上导线长期运行振动,绑线才会断开,不过绑扎整体还未松动,暂时不影响运行,等到线路停运时再更换。”杨二中说,“断股绑线在瓷件上方,以前靠望远镜观察根本不可能发现。”
35千伏徐城线巡检完成后,杨二中和李杰又利用无人机对飞鸟出没频繁的110千伏陟徐线6基铁塔线路合成绝缘子进行了专项检查,查看绝缘子伞群有无鸟啄现象,避免受损后因绝缘能力降低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今后,我们将逐渐扩大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利用无人机监控重要线路的检修工作,辅助安全作业监督,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宋小乐对笔者说。(本报通讯员 王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