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杨超群)从4月21日开始,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此次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一批商标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在全市形成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高压态势。探索建立以企业自我保护为主体、行政和司法保护相结合、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监督的保护商标专用权的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和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营造全市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知名品牌,建设特色专业市场的良好氛围,进而带动产业发展。
此次专项行动整治的重点:开展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假冒伪劣专项整治。围绕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产品,针对侵权假冒案件高发地,突出重要农时和节庆时段,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查处并曝光一批违法案件,有效遏制农村市场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的行为。开展车用燃油专项整治。加大对车用燃油的抽检力度,严厉查处销售质量不合格车用燃油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开展集中整治空气和饮用水净化类生活用品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在空气和饮用水净化类生活用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入开展2015红盾网剑专项行动。重点监管网络交易平台,重点整治消费者、经营者和媒体反映的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服装鞋帽、儿童用品、老年用品等假冒伪劣商品和突出问题,打击网络商标侵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为使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落到实处,该局要求各级工商部门既要注重协调,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又要相互配合,不推诿、不扯皮。同时,重视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质监、海关、商务、知识产权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对构成刑事犯罪的侵权假冒案件,要依法及时移交司法部门惩处,形成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合力。要不断探索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长效机制和制度,在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上下功夫。加快建立健全遏制商标侵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明确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责任,严把进货关,确保商品质量安全;防止商标侵权、“傍名牌”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建立健全区域协作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区域“双打”工作常态化,同时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跟踪报道,利用大众媒介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行动进展情况和成效的宣传,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市工商局将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严格工作考核,并对督查和考核情况进行通报,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责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