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90后”这个群体的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生活优越,是追求个性、不受约束的一代人,走上社会后又很难适应工作……真的是这样吗?护士节前夕,记者走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90后”护士们时发现,这些“90后”护士已经悄然占据护士团队的三分之一,在部分科室已是半壁江山。尽管走上护士岗位的时间并不长,但她们已经懂得了美的真谛,懂得用自己的付出去赢得病人的满意。不过,她们在护士节最想收到的礼物,却是渴望社会各界的理解与尊重。
出生于1990年的任小静,是该院“90后”护士群中最年长的一个,如今,她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工作8年了。来自武陟县的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原本是家里被照顾的对象,走上工作岗位后,反而要照顾他人,这一角色转换,着实不易。不过,回想刚走上工作岗位没多久,她就遭受了“磨难”——被一名精神患者甩了一耳光,从小到大没有被家长打过的她,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当时,她对护士这一崇高的职业产生了动摇。但过不久,她便释然了。也许,这是上天对她从事护士的考验。如果没有人去从事这个行业,这些患者又该怎么办?于是,她坚定心中对护士这一职业的信念。如今,她的父亲因脑梗、肠梗阻病倒在床,而作为女儿的她,却为了服务患者这一大爱,舍弃照顾家人的小爱,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社会。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90后”护士已不再是家里的“娇娇女”,她们在工作中,充满干劲和不服输的拼劲。1991年出生的护士焦朋璐,就是她们中典型的代表。高考结束后,她的父母帮她填报了护理专业院校,让她以后能够当一名护士。尽管很不情愿,但是她依然走进了护理院校。在学校期间,她剥过青蛙,捉过白鼠,看过各种人体标本,练习专业技能,但是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她才真正体会到,护士的工作并不是打针、输液那么简单,除了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外,她们在工作中还容易出错,每天都紧绷着一颗心。刚开始,她也曾哭过,想过要放弃,可是后来,内心那种不服输的劲头时刻提醒她:别人可以,你一样可以。两年来,她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每当患者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得到康复时,她心中充满着成就感。家是外地的她,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后,两个春节长假她都是在病房中度过的。她说,既然选择了护士,她就会一路走下去。
在该院护理部组织数十名“90后”护士的一次座谈会上,不少“90后”护士坦言,她们与同龄人一样爱臭美,可是她们的职业不允许美甲、不允许佩戴首饰等。为了这个崇高的职业,她们只有接受。尽管她们作出了牺牲,选择了奉献,可是,一些患者及其家属却用有色眼镜看待她们。
“大家对‘90后’的评价也大多是追求个性,没有责任心,放荡不羁等负面词语。其实,这只是一部分人。作为‘90后’护士群体,我们谨记南丁格尔格言,严格要求自己。”焦朋璐代表“90后”护士群体说,“我们苦一点、累一点没啥,最怕的是没有人理解我们,尊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