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吕涛)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经检支队立足法治工商建设,围绕案前、案中和案后等关键环节,健全工作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执法行为,积极防范执法风险、廉政风险、作风风险“三种风险”,促进了依法行政,保持了支队零诉讼、零复议、零信访、零违纪、零问责“五零”队伍建设目标。
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按程序办案、自由裁量权随意等现象,该支队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执法办案监督制度,从制度机制上为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供了保证。建立健全了行政处罚案件研究督导制度,对案件严格审查把关,督导案件进度,决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和纰漏,努力做到所有行政处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罚恰当。建立健全执法办案“五个坚决不允许”规定,即未经批准坚决不允许提前收取任何钱物,未经批准坚决不允许实施任何强制措施,未经批准坚决不允许调取任何账册,未经立案坚决不允许进行调查取证,坚决不允许不经集体研究个人擅自决定处罚金额与种类。建立健全阳光办案“约法三章”,即首次进入企业或约见当事人必须着工商制服;不准接受或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宴请和各种娱乐消费活动;约见当事人要热情,奉上茶水后再谈工作,尽可能减少执法阻力。
从严格程序入手,促进依法执法。该支队通过对行政处罚案件案前、案中及案后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督、跟踪监督,初步构建了一条执法办案的全程“监督链”。发现案源3日内必须做好案源登记,未经批准个人不得进入企业核查,核查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掌握办案进展情况,每周一、周五案件研究时间监督案件办理的程序环节与证据材料是否完善有效;监督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与解除的手续、程序、权限是否符合规定;推行行政约谈,将行政约谈与行政处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赢得执法对象的理解、认同和配合,从而减少执法双方的成本。
为增强行政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促进规范执法和廉洁执法,该支队注重发挥“两法衔接”执法监督作用。每有大案、要案或疑难复杂案件时,邀请市检察院、市法院的法律专家和市政府法制办的领导听取办案工作汇报,对在办案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点拨和答疑,并在办案程序上进行监督,提高了办案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注重落实案后回访监督。该支队一方面在案件立案之初就介入廉政跟踪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在案件办结后对案件处罚当事人进行回访;另一方面支队长和班子成员不定期带队对案件处罚当事人进行随机回访,了解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是否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收集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是否违法收集证据、是否程序到位等情况的真实信息,并向当事人征求意见,请求监督。今年年初以来,该支队共向处罚当事人发放廉政跟踪监督函10余份,组织回访案件3起,真正把干净办案、办案干净作为立队之基,努力建立一支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的工商执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