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多氟多“两个转移”转向高挡位
谢玉安专题调研 西部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职能转变工作
选好居民议事员
图片新闻
进一步加快推进 巡视整改工作
政协市十三届委员会 召开第十一次主席会议
温县精心打造“太极拳+”
“黎明脚步”发起人应邀参加 “体育的力量”2015中国体育公益论坛
今日看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大做稳平台 做足做活文章
温县精心打造“太极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刘婧)面向全球征集“陈家沟太极拳广告词”和“陈家沟太极拳logo”;开展陈家沟太极拳大师评选,举行首届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近段时间,太极拳发源地温县凭借太极拳这一特殊的文化语言,频频向世界发出的邀请,传递推介太极拳文化。这是该县精心做好“太极拳+”文章的一个缩影。

  如何利用太极拳的文化资源优势,更好地推动发展?今年,温县着力在“太极拳+”上做文章,提出用太极拳拥抱一切可能,推动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转型,打造温县发展升级版。

  “‘太极拳+’就是要将太极拳这张世界名片融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拉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民生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玲说。

  “太极拳+”,加什么?怎么加?

  太极拳+教育培训。太极拳博大精深,享誉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众多的习练者。着力太极拳+教育培训,温县致力于让太极拳大师回家,开工建设以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为代表的教育园区项目,以及原有39家家庭武馆和武校扩建修缮项目。同时,开设太极拳大师公开课和互动体验课,联系包括四大著名传承人在内的30名太极拳大师定期值守,实现太极拳爱好者与太极拳大师零距离接触。温县正在酝酿谋划陈家沟太极拳馆全球连锁,以形成统一组织、统一标识、统一文化、统一管理运作的教育培训航空母舰。

  太极拳+竞技比赛。竞技比赛是宣传推介太极拳、太极文化的重要手段。围绕太极拳+竞技比赛,温县着力将全民太极向竞技太极拓展提升,规范段位制,在国内外赛事上打响功夫太极。同时,通过开展官方评比拳师晋级,让拳师入选国家级裁判等举措做好太极拳的传承工作。今年,该县已谋划了30余项比赛和民间交流活动,以通过太极拳的竞技比赛,打响太极功夫,聚集人气。

  太极拳+旅游。到温县的众多旅游者多数是怀着对太极文化的神秘感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痴迷而来。立足陈家沟文化旅游区现有资源,该县旅游局联合体育、文化、景区等部门以及乡、镇、村等,整合力量打出组合拳,在优化现有资源、提升景区人气上下功夫。该县重新规划了旅游线路,增设了祖祠外的多处旅游景点,有东沟、天才太极院、陈照丕陵园、四大著名传承人学拳处、大皂角神树、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等十几处景点,杨露禅偷拳处重新开放;重新编撰解说词,深度挖掘太极文化资源,利用太极拳故事将新景点融合串联起来,将各个景点与太极拳文化紧密结合,内容更生动丰富,趣味性更强,更能凸显出景区的文化内涵,从而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文化承载力;筹划体现太极拳演艺,为游客呈现一台太极文化精髓的视觉盛宴。同时,投资1.6亿元实施老村改造,在改造中不搞大拆大建,重点完成村内的道路管网建设和部分园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对老村的沿街房屋、传承人的旧居、老建筑等进行修缮保护,构建生态大环境,保持陈家沟原来的风貌,让老村更像老村,让老村更符合传统文化村落的称号。

  太极拳+养老养生。着力于园区的休闲、度假、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的打造,温县实施了太极国际旅游养生基地项目,引进了中广传媒的中广太极影视小镇、省文投公司的太极文化生态园等项目,运作了太极生态湖等项目。目前,仍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

  太极拳+品牌、太极拳+标准化、太极拳+人才……当前,温县上下正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投身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酝酿更多更有特色的系列“太极拳+”。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