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你的房屋,抗震吗?
全国科技馆陆续免费开放 今年92家试点
图片新闻
第二批试点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就朝鲜潜艇试射弹道导弹 朴槿惠称这是“严重挑衅行为”
以色列将从德国购买4艘护卫舰
尼泊尔发生强烈余震
河南全力防控小麦病虫害确保再丰收
龙卷风袭击美国得克萨斯州 致2死43伤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的房屋,抗震吗?
——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谢礼立院士“支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你的房子够坚固,能抗震吗?如何让建筑在地震中屹立不倒,从而减少人员伤亡?

  在汶川地震7周年之际,记者专访了我国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

  震级相当的两次地震缘何遇难人数悬殊?

  2014年8月发生的鲁甸地震为6.5级,2014年10月景谷地震为6.6级。两者震级相当,释放的能量接近。鲁甸地震中超过600人遇难,而景谷地震人员伤亡情况轻得多,震后24小时,1人遇难。

  “地震伤亡情况,不完全取决于震级,还与人口密度,震源深浅,人员聚居区与震中距离,地基和房屋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谢礼立说。

  鲁甸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5人,属于人口稠密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房屋老旧,砖混合结构、夯土墙承重。而景谷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9人,当地木结构民居抗震性较好。

  “景谷木结构房子,倒下来不至于压死人。鲁甸民居土坯结构质量大,惯性力、地震力、破坏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造成较重伤亡。修建农村建筑一定要做到地基好一点、屋盖轻一点、连接牢一点,这样才能防止整体倒塌。”谢礼立说。

  抓住六大环节能保证你的房子更抗震

  地震中大部分人员伤亡是房屋倒塌导致的。如何让房屋更结实、更抗震?

  “严格按抗震标准建造房屋,在地震中就没有大问题。”谢礼立认为,应该从以下六大环节增强房屋的抗震性。

  一是正确选择场地,避免把房屋建在山坡、河谷等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和地基不稳定的地区。二是正确的设计。三是严格按照建筑图纸正确施工和监理,不允许偷工减料。四是按照不同地区受地震威胁的大小、频度对建筑物进行科学设防。五是不能随意改变房屋用途或修改结构格局,如拆除承重墙。尤其不能私自将住宅当仓库使用,盛放重物。六是正确使用和维护房屋。

  谢礼立认为,以上六点是一个整体,缺少哪一点都会带来隐患。如果真正做到以上六点,房屋在地震中的安全就有保障。

  花在房屋抗震上的钱,值!

  “很多人担心抗震的房子要多花很多钱。其实不然,以抗烈度为九度的地震为例,抗震设计和施工的成本相当于结构成本的15%~20%。这个钱不会白花,不但能抵抗地震保护生命,还能够使房屋寿命相应地延长30%以上。从市场角度讲,抗震性能作为一种附加值,也是房屋的卖点之一。”谢礼立说。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位于甘肃南部的文县有两个村庄。汶川地震前,两村新农村建设,政府每户补贴了5000元钱。汶川特大地震来袭,周围房子倒了一大片,而这两个村的房子不但没倒,甚至没发生任何轻微的破坏。震前科学预防,把房子建得更抗震要比震后救灾、救济或重建更有价值、更重要。”谢礼立说。

  抓住城镇化契机,扎紧防震减灾“篱笆”

  针对我国城镇建筑防震能力薄弱的现状,国务院在《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中将“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作为防震减灾“十一五”阶段目标。2009年,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正式施行,增加了关于农居抗震的相关制度。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农村防震保安工作。

  “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转移,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防震减灾应该抓住城镇化的契机,好好扎紧‘篱笆’,切实增强防震意识,把新建的房屋抗震性能做好。”谢礼立说。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