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是马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
5月12日,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再次奔波于辖区各个学校。“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的健康,学校负责人一定要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申永花边检查学生的午餐样品,边叮嘱学校负责人。
如何把好学生的入口关?今年年初以来,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足了功夫,结合区委全会精神,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学校(含幼儿园)食堂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源头防范、示范引领、严厉整治三个关键环节,使得辖区师生的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边查边改 筑牢安全“篱笆”
针对辖区学校食堂硬件设施设备参差不齐等情况,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专项治理工作,严格对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帮助辖区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食堂进行硬件设施改造,并逐户排查验收。
针对前期摸排中问题较多的学校食堂,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现场提出整改措施,多次深入指导学校进行操作间布局、隔断改造、硬件设备、设施购置等,全面实现硬件设施标准化。截至目前,全区28家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硬件设施改造工作基本完成。
“放大笑脸” 发挥示范作用
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该区率先开展“放大笑脸”活动,将优秀、良好等级的笑脸,贴到食堂外,让“笑脸”真正笑起来。
“放大笑脸”只是督促监管的一部分, 为让中小学校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推进学校食堂量化分级动态管理,并依据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升降级”和“变脸”操作。同时,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诚信档案,实行“一户两档”,由专人负责,进行动态管理。
“盯紧”约谈 集中高压整治
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辖区集体用餐的学校、幼儿园食堂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食品安全因素、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中不规范行为等问题,采取集中约谈和个别约谈相结合的方式,与学校法人面对面沟通,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及建议,督促其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据了解,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已约谈10所学校食堂的负责人。
截至目前,该区28家学校、幼儿园食堂顺利实现了4个100%工作目标,即食堂标准化改造符合要求率达100%,索证索票制度建立落实率达100%,从业人员持两证(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和健康证)率达100%,量化分级率达100%。
崔 晶 牛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