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 通讯员吕迎宾)4月26日,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低保户苗国正几千元的医疗救助费拿到手了。63岁的老苗说:“群众有事,干部跑腿。有了便民服务站,乡亲们不用四处跑腿就办成事了。”在今日西虢镇,21个村个个都成立了村级便民服务站。
“村级便民服务站是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延伸。”西虢镇党委书记卫国宾说,“群众有事,干部跑腿,是俺镇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村级便民服务水平的一项创举。”
今年开春,西虢镇把推动村级便民服务建设、提升村级便民服务水平当作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主要抓手,投资10多万元,对所有村全部按照一台空调、一套办公桌椅、一台电视或电脑、一本村干部值班日志、一套村干部值班制度、一个村干部值班公示牌的“六个一”标准建设,配齐了各村便民服务站硬件设施。
记者在西逯村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站里看到,这里有方便群众休息的椅子,还有电脑、电视,墙上还挂着村干部当日值班公示牌、村干部值班制度和办事流程表等。
村级便民服务站主要为群众提供新生儿入户、新农保、新农合、低保、民事调解等事项的办理服务。
为实现规范化管理,便民服务站每天都有一名村两委会干部值班,专门为群众办事儿。寺上村便民服务站值班干部刘东星说:“大到房屋建设审批,小到出具各种证明,这些琐碎事儿,在这里都能得到村干部帮忙办理。便民服务站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有了便民服务站,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高崖村会计张解放说:“高崖村离镇里比较远,再加上有些群众不熟悉办事程序,过去办一件事儿,一趟一趟往镇里、市里跑,几天、半月都办不成,操心、费力、生闷气。现在可好了,群众有啥事要办,到便民服务站给熟悉办事流程的村干部一说,把需要备齐的材料往这里一交,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在西逯村便民服务站,几个要办理农村建房审批手续的群众,正围着当天值班的村干部刘听良咨询。他们听了解释后,了解了上面的政策和需要办理的手续,兴高采烈地回家准备手续去了。他们说:“有了便民服务站,啥事都有村干部帮着办,既少走弯路又方便,真好!”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