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明霞)“衣服质量不过关,给差评却遭遇骚扰电话不断。遇到这种事情我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近日,市民程女士致电本报热线反映自己遇到的窝心事。
程女士介绍,今年4月中旬,她和朋友在逛网店时,发现一家网店的衣服价格特便宜,并且销量高,最重要的是买家的评价都很好。为此,程女士和两位朋友各自花28.5元买了一件上衣。几天过后,衣服到了她们手中,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张“给好评返现5元”的折扣券。
“衣服看起来也挺好的,虽然质量一般,想着这么便宜,也是挺划算的,再给好评又能优惠5元,于是我的两位朋友就直接给了对方好评。”程女士说,好评后联系卖家要5元优惠时,卖家称还需追加好评才行,结果追加好评后,卖家就消失了。
程女士的两位朋友觉得为了5元钱不值得,也就没再计较。而程女士想穿几天看看情况再给对方评价。
一星期后,程女士和两位朋友发现,上衣一经水洗,不光变小了还掉色,更可怕的是手稍一用劲,衣服就像纸一样,一撕就烂。为此,程女士联系到卖家,要求给3件上衣退款。最终,卖家只为程女士一人退了款,但她两位朋友的衣服不予退款。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程女士给了卖家差评,且追加了差评。
“没想到几天过后,我就频频收到骚扰电话。”程女士指着手机屏幕上的通话记录称,电话归属地显示有广东、浙江、北京、潍坊等地,即使她挂断电话,对方还是一再打来对程女士进行谩骂,甚至放下狠话,如果不删除差评,等着呼死吧。
“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多,电话都没有断过。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只能向卖家妥协,删除了差评。”程女士无奈地说。
事情虽已解决,但程女士很郁闷。遇到卖家的无休止骚扰,消费者该咋办?对此,市金研律师事务所郭卫群律师表示,对于卖家的这种做法,消费者有权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有证据证明卖家确实存在电话骚扰、侮辱、恐吓等行为,那么卖家已经构成民事侵权。一般情况下,买家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报警、网购平台发起投诉三种渠道选择维权。像程女士这种情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留相关留言和电话录音作为证据,通过网购平台发起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