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体育 上一版3
中国队横扫日本队 夺得六连冠
刘翔退役仪式在上海体育场举行
励志片《破风》诠释“青春无惧”
曾经嫁定 却在天涯
苏州大学毕业生 作品发布会举行
电视剧《洋嫁》在洛杉矶拍摄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老照片首次展出
让更多群众享受公共体育服务
我市收获颇丰
我市斩获1金2银9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群众享受公共体育服务
——我市创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市工作综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太极体育中心自正式运营以来,每天都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往健身游玩。图为市民在该中心室外篮球场健身。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
 
   

  本报记者 孙 军

  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为70%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占人口比例2‰以上……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2013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创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市工作,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体育健身设施明显改善

  作为省运会主赛区城市,我市借助省十二运会的契机,投资14亿元,建成了市太极体育中心,同时还新建和改建了修武、武陟、沁阳、温县、博爱以及城区共11个体育场馆,并在城区六纵六横主干道36个街头游园和人民公园、雕塑公园、月季公园、缝山公园等8个市区公园规划安装健身器材1000余件;在温县、武陟、修武、解放、山阳等县市区建设乡镇体育健身工程54处;在沁阳、博爱、温县等省运场馆周围规划建设健身路径12条;指导帮助建设社区体育健身园3个,安装了健身器材,修建了门球场,为有不同健身需求的群众提供了不同种类的健身场地。

  近年来,全市体育部门不遗余力地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遍布城乡的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和社区健身辅导站。目前,全市县市区共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85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06个、健身路径工程2000多条、县市标准田径场5个,标准游泳池或体育公园4个,有看台的灯光球场6个、综合训练馆5个,市区晨晚练点基本达到社区全覆盖,全市可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面积占体育场地总面积30%以上,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为1.6平方米以上。

  群体组织网络不断健全

  目前,我市已成立焦作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11个县市区也全部成立了县级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县市区10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基层体育协会,并安排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开展群众体育工作。全市现有市级行业体协、单项协会33个、县区级单项体育协会119个,市级体育俱乐部14个,县级体育俱乐部48个,市、县级两级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全市城乡健身站点1860个,达到每万人5个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130万人。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目前,我市已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3896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86人。此外,我市高标准建成了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并配备了先进的测试仪器,国民体质测试与健身指导站覆盖率达到80%。每年市、县两级定期培训国民体质测试工作人员100余名,对各类人群进行了体质测试,每年测试总量达5000余人。

  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群众体育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为此,我市积极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一是普及太极拳强化特色主题,把太极拳打造成群体活动的龙头项目。二是发挥篮球优势强化品牌主题,举办篮球文化节活动,在全市掀起了篮球风暴。三是利用地域资源强化产业主题,形成“一县一品牌”的赛事格局。四是全面开展节日活动强化群众主题,使每年200多项赛事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市各类人群。五是定期开展市、县综合性运动会,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参与健身,使全民健身理念真正融入千家万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