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郭玲玲 郑 军
中站区法院规模小、人员少、案件少,然而就是这个“小法院”,多年来执行工作始终名列全省前茅,先后获得全国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全国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活动先进集体和执行工作先进法院等荣誉。2014年,该院共执行案件171件,执结率98.5%;今年年初以来,该院执行积案为零。不含任何水分的优异成绩受到了省高级法院的充分肯定,被省高级法院授予文明执法示范岗。
“破解执行难没有什么捷径,我们的执行成绩是每位执行干警不抛弃不放弃的结果!”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原大峰一言以蔽之,“用心是关键。”
集中执行 重点攻坚
在该院执行局,“早到迟退”已是家常便饭。每天提前20分钟到岗,短暂的例会结束后,不到8时,执行干警就踏上了查询线索之路。多年来,该院执行局在工作中一贯坚持军事化管理,要求执行干警24小时不关手机,遇到紧急情况,随时集合开展执行工作。
“每一起案件都有一段执行的‘黄金时期’,如果不能趁热打铁,一旦失去战机,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甚至造成案件不能执行。”执行局局长付健这样解释他们的军事化管理,“我们可能就是少休息一会儿,但是对申请人来讲希望可能就多一分。”
2011年,因为一笔9万元的欠款,老赖谭某开始了3年的躲藏之路。执行干警多次调查谭某财产,排查其亲属,始终无收获。2014年10月28日,执行干警接到消息,得知谭某已经登上回来焦作的列车。次日1时,付健召集执行干警火速赶往焦作火车站集结待命,在出站口蹲点守候。40分钟后,谭某落网。但是谭某仍不愿配合执行,执行干警立即对其进行司法拘留,谭某因害怕当场同意归还欠款。
该院在执行工作中推行一个“中心”两个“无论”工作机制,即以执行案件、维护申请人权益为中心,一旦发现有关被执行人的下落及财产线索,无论是否工作时间、无论是否中站辖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工作。
“节假日里,被执行人最有可能与家人团聚,是执行的黄金时间。”付健说,几乎每年都要带领干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春节集中执行活动,对平时被执行人不在家的案件进行重点攻坚。
“三十六计” 智斗老赖
老赖恶意规避执行,一直是执行干警最头疼的问题。有时候,民事诉讼尚未结束,被执行人就已将财产转移,假离婚、玩失踪、打游击等规避手法多样。针对老赖的违法行为,该院实行了“三十六计”。
实行拘留预知,提升执行威慑力。执行局采用发放公告、通知、警告等多种形式,告知被执行人违法情况和对其采取司法拘留的法律后果。同时,通过基层协助执行员、被执行人所在单位、被执行人的直系亲属、好友等多种途径来协助告知其履行。
颁布“限高令”,促使老赖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对于长期恶意规避执行并劝解无效的当事人,该院执行局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包括出行不得乘坐飞机、软卧,不得住宿星级宾馆,不得旅游度假,甚至子女不能就读私立学校。“我是来还钱的,到外地连卧铺票都不能买,真受不了呀!”当某食品企业总经理王某主动到法院履行还款义务时,他的一句话见证了“限高令”的威力。
设置曝光台,形成舆论合力。针对小额标的被执行人,该院利用曝光台形成社会舆论合力,促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还款义务。在该院“三微一体”平台、官方网站、院内LED电子屏幕定期公布老赖的信息;在被执行人所居住的社区、工作单位等地方张贴执行通知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新闻媒体参与执行现场,扩大强制执行的宣传效果。去年以来,该院执行局共曝光老赖26名、限制高消费2名、限制出入境1名、追讨欠款近210万元。
开展“雷霆行动”,强制打击老赖。自2012年起,该院执行局每年都要开展“雷霆行动”集中会战,重点执行涉民生案件,坚决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老赖,充分运用查封、冻结、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情节严重的以拒执罪追究其责任。截至目前,该项活动共执结案件近300件,追讨欠款近4700万元。
温情执行 力促和解
在2014年全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该院排名跃升至全省第六、全市第一。从立案登记到审判执行,该院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始终。
该院执行局在依照法定程序公正执行案件、确保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顺利实现的同时,从亲民、便民、护民做起,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措施,走出了一条人性化的执行之路。一是显亲情,对申请人实施司法救助;二是动真情,消除被执行人的抗拒心理;三是讲人情,联动亲属协助执行。
为索要抚养费,李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王某。立案不久,执行干警便接到王某电话,说李某准备大闹其结婚现场(二婚)。付健意识到可能会激发更大的矛盾,立即派出两路干警,一路去联系李某的女儿,一路提前赶赴结婚现场。在执行干警的干预及李某女儿的劝说下,李某同意离开现场,王某也同意将当日礼金的一部分作为抚养费给付李某。最终,婚礼如期举行。
“在全国法院执行难的大环境下,该院执行结案率高、积案少,这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工作。”省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在该院调研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