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居民直选“当家人”
为孤寡老人过生日
刘庆邦就刘金玉先进事迹 进行深入采访
林业产业化: 绿色与金色的和谐共振 □山东枣庄日报记者 刘 明
图片新闻
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知识问答
解放国土资源分局 “三到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图片新闻
审批事项“瘦身” 便民服务快捷
鹏程公司:为路桥建设助力添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业产业化: 绿色与金色的和谐共振 □山东枣庄日报记者 刘 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明

  山亭区素有“林果之乡美誉”。近年来,该区发挥这一优势,又规划建设了10多个千亩核桃、千亩优质桃基地,引进林果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10多项,改造老劣果树品种2万多亩。培育建成16家过百亩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年新育苗3000多亩。建成2个林下养殖示范基地,欧峪春雪桃被评为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山亭绿色满山,林业经济效益喜人,“林果山亭”成为实实在在的品牌。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启动后,我市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经济,通过实施林业产业发展“3558”战略和“223”工程,大力培植林业产业基地,打造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有效提升了我市城市林业产业水平。2013年,我市林业总产值已突破52亿元,实现了大地增绿、环境增色、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以改革催生创森内生动力

  “抓创森就是抓发展,把创森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市创森办检查组的一位负责人日前在峄城区榴园镇检查石榴产业化扩建工程时如是说。

  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围绕发展林业经济等目标,我市结合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整合资源,促进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对流转出的土地,鼓励扶持优先发展苗木花卉业、特色林果业。为解决造林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市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业贴息贷款和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同时,出台了多项林业产业招商的优惠奖励办法,让许多个体大户、集团企业等社会资金自觉投向造林绿化、育苗花卉事业,有效缓解了造林资金不足的问题。

  山亭区水泉镇峪子村五保老人李奉田自愿承包荒山500亩,18年来,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开石砌垒坎堰,从石头缝里抠土栽树,硬是把寸土不生的“和尚头”变成了绿树成荫、果实压枝的“花果山”。滕州市洪绪镇龙庄村放弃老村腾出土地进行商业性开发收益,投资建设了200多亩植物园,从曾经的工业强村发展成为享誉全国的生态旅游村。

  生态旅游拉长产业链

  我市还以创森工作为契机,以打造全省乡村旅游强市为目标,科学规划,围绕“一园三镇五点”整体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滕州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冠世榴园等森林湿地旅游项目,山亭翼云石头部落、滕州“五朵金花”、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十里荷花廊等一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受到全国游客的青睐。目前,我市已创建发展省级旅游强乡镇21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7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5个、星级农家乐104个。运河人家、榴园人家、山亭人家、湿地渔家等已成为我市的乡村旅游品牌。

  通过全域资源整合、规划引领,目前,全市林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形成了以优质林果、苗木花卉、森林湿地旅游为主导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创森让我市林业产业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使我市实现了造林与造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统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