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
第三种和谐
格桑花开
荒野醒着
没有硝烟的军营生活
豆腐的精神气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豆腐的精神气质

作者:□鲍安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豆腐的味蕾风韵,可以理解成豆腐的某种独特气质,那是豆腐这种食物所特有的天然禀赋。

  正如毛豆腐,它从细长的菌丝气质中孕育了新鲜的活力,当真菌孢子成熟的标志长成了毛茸茸的希望,那种只有豆腐才能迸发出来的食品风味,演绎成一种梦的奇妙——蛋白质升华后的鲜美感觉散发出来,似乎是一场食材革命,在质的升华中获取了味蕾的惊喜,也带给舌尖以心灵的惊悸。

  还有油脂豆皮,就是豆腐成浆后浮在表层的一层豆油,被人舀起挂凉后就成了油豆皮,那是制作豆腐时产生的精华部分,在一种飘漾起来的精致悬浮中,让人想起了一种食物的纯美境界,油干鲜亮,风味独特。

  酸水点卤,那是制造豆腐的关键环节,虽然不是点石成金,却有化茧成蝶的美妙境界,那是一种植物蛋白质得以升华的绵意深长,长在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脉络里,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像花园里的繁花一般锦绣灿烂,像我们身边茂盛的生命热情一样似水流年。

  豆腐就是别有风韵,它在一点葱的点缀清香中,变得滋味迷人;它在一点辣酱的调和点色中,显得热情洋溢;它在一条鱼的烹调滋润中,迸发无比鲜美……那不是改变了豆腐的味道,而是豆腐在吸取生命的光华后卓然生姿,散发出味觉的甘露,弥漫起生命风情里的超然神韵。

  其实,小葱拌豆腐,已经不只是一道菜,那是一句生活的歇后语,在一清二白的常用比喻中,让人感悟到生命本真的意味,寻常质朴,真诚坦荡,喻示了精神上的愉悦不是追求浮华生活的奢侈感,而是豆腐清鲜中的小葱清香,是我们生活里常常忽略的原汁原味。

  推着架子车卖热豆腐的许昌人,让人感觉到热豆腐般的热情与热忱,那种辣椒的火辣在豆腐中沾染舌尖,豆腐的香软变得意味深长,显出了一刚一柔的哲学精神,表达出激情充沛与韵味绵香的相得益彰。这正好糅入许昌人的性格品质,也糅入了许昌地域人情的风韵与情怀,品尝一口富于平原气质的许昌热豆腐,令人怦然心动,也让人忽然感觉到生活的滋味那么真实而细腻。

  我曾经听说过一种很有趣的说法,就是豆腐块成了军营文化的一道风景,它承载着军营的美,挑起军人的魂,象征着军队不朽的精神……因为豆腐块能锻炼军人食之寻常的生活习惯,铸造军人沉稳刚毅的心理素质,筑就军人泰然自若的精神底蕴,那是豆腐在军营生活中最亲切而亲近的写真,是一种精神修炼的军人气节与军营情趣。

  刀子与豆腐,是我在网络上看见的一行文字,这很容易让我想起《菊花与刀》,甚至想起某个民族的卑劣。因为从豆腐的柔软中看到了菊花的温情脉脉,而在刀的寒光中生发的恐惧,是一种思想熏染的迷茫气息,那是菊花与刀的辩证法,也是豆腐与刀的温婉情。因此我想,豆腐的柔软中有一种境界,豆腐的细腻中有一种温情,它让生活在豆腐的光泽中穿越,让生命中的精神抵达一种落地生根的人文境界。

  “思想豆腐”是个博客名,可以想象豆腐的精神渴望,深藏在他的内心深处。由此感知,中国豆腐在清寡中暗含了某种精神层面的气质,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之美,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

  这种观点太令人神往,因为当中国的豆腐,在淮南王刘安枕于炼丹的美梦破灭之后,却意外地让“豆腐文明”得道成仙。这是“豆腐文化”的情思辉煌,也从此让中国人抵达到一种完美的生存境界。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