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时光,留下的是洋溢在全国近20个省市5000多名贫困唇腭裂患儿脸上的笑容。2010年,陈协利建立唇腭裂免费咨询QQ群;2014年,陈协利自费建立唇腭裂免费咨询网,短短几个月时间,网站浏览量达4000人,远在黑龙江、内蒙古、广西等偏远省份的100余名患者慕名而来。用陈协利的话讲,他的目的是引领每一名患儿追寻甜蜜的微笑。
现任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副院长、唇腭裂治疗中心主任的陈协利,是中国唇腭裂诊治联盟会员,擅长唇裂、腭裂及唇腭裂二期修复术。“唇裂手术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68岁;腭裂手术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51岁。”他告诉记者,每一个唇腭裂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艰辛和酸苦。为了患者的幸福,他在努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每台手术平均40多分钟,每天至少2台手术,最多一天做过8台手术,盒饭成了最常吃的饮食。这就是陈协利的工作,对于他来讲,这也许是最普通的生活,但对于患者来讲,这是新希望开始的地方。
陈协利的妻子赵静是一名麻醉师,与丈夫在同一个医院。作为妻子的赵静,协助丈夫工作,每当看到患儿的笑容,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由于平日工作忙碌,他们的孩子在两岁两个月时就被送到了寄宿幼儿园,如今夫妻二人陪孩子睡觉都成了奢侈的事。2014年6月,陈协利夫妇随着医院医疗队走进云南佤山,开展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慈善手术康复项目。出发时,他们两岁多的孩子因扁桃体发炎正在输液,两口子一商量,就把孩子丢给了老人。
在我国偏远山区,大多数唇腭裂患者的家庭因贫困而放弃治疗,甚至将患病新生儿遗弃。他们并不知道,在指定医院做唇腭裂手术,只要有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手术费、住院费就可全免,往返路费也全额报销。“陈医生是个白求恩似的好医生。我是经老乡介绍来找陈医生的,对我患病的孩子来说,这是新生活的开始。”来自湖南长沙的黄华林告诉记者,作为母亲,没有比看到孩子康复更开心的事了。
在感动落泪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患者脸上绽放的微笑。为了这一张张微笑的脸庞,陈协利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