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陶是人类文明所掌握的最早技术之一,从1万年前江西仙人洞诞生的第一件陶器开始,这简单的器具便融入了人类的生活。从盛水、做饭日常用途,到艺术品欣赏都有涉及。然而,作为中原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延续,黑陶就是其中的生动代表,是“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昨日,在七贤民俗村非遗街的大唐黑陶店内,记者就目睹了黑陶这门由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其黑如漆、亮如镜的外观,返璞归真的气质表现,不由得让人惊叹古人的品位和创造力。
黑陶富有东方韵味
走进大唐黑陶,满屋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美称的黑陶陈列其中,当这些凝重古朴、美轮美奂、典雅脱俗的黑陶艺术品风姿绰约地在展台上时,大家赞不绝口、流连忘返,陶醉在黑陶的艺术世界里。
在现场可以看到,不管是单层、双层、三层、四层黑陶,还是透雕、浮雕、阴雕、多层透雕黑陶,都如此美轮美奂、耐人品味。而且,这里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态,以复杂造型为主,简单者较少,但都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光泽沉着典雅,具有一种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
“随着历史变迁,黑陶逐渐从生活领域进入到欣赏领域,我们现在不断挖掘其实用价值,使其回归本真,这样既展示了黑陶文化特色,又能以实用功能推动黑陶工艺实现新突破。”大唐黑陶店主丁丽丽告诉记者。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文明,黑陶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项,目前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河南坤鹏黑陶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潜心专注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产品黑陶的研究、开发、生产,同时还传承和探索了影雕、浮雕、镂雕等雕刻工艺,进一步提升了黑陶的收藏性、欣赏性和实用性,将艺术观赏和陈列实用融为一体。
在展厅里可以看到,这里的黑陶作品在选料、设计、造型、雕刻等方面非常讲究。据介绍,坤鹏黑陶选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纯净细腻的胶土为原料,经沥泥、扳泥、抿泥、镂刻、阴干、抛光、烧制等数十道工艺,采用独特技法烧制而成,其成品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造型古朴典雅,达到了当代中国黑陶的最高境界。尤其是坤鹏黑陶的独特创新,创造了兼具古代神韵与现代风采、富有浓郁东方韵味的黑陶艺术“名片”。
黑陶文化源远流长
黑陶艺术作品,深受世人的喜爱。黑陶诞生于4000多年前,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1989年,经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将黑陶的制作工艺完全破译,使得这一失传千年的先进陶艺技术重现光彩,并且在传统黑陶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从而使黑陶这一远古的艺术获得新生。
那么,这种黑而亮的陶器,是什么魅力让人类对它追求了上千年呢?为什么人类放弃彩陶而追求黑陶呢?黑陶到底有什么魅力,这就不得不说一下黑陶的文化起源。
其实,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彩陶文化延续了若干年之后,黑陶悄然面世,它以温润文雅的悠黑含蓄取代了彩陶的色彩张扬,它是先民认识改造自然的又一次跨越,使文明再次提升。黑陶的背后,透露了先民在对黑色与白色对应的认知过程中对自然变化的直觉感悟,显示了人类由对黑的变幻莫测所引起的恐惧,到对黑的顿悟、顺应、认可,直至欣赏崇拜的全过程。至此,阴阳转化的宇宙观开始萌芽。
据史料表明,在距今四五千年之前,黑陶是当时先民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当时先人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熏烟渗碳原理,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呈黑色。之后,黑陶文化的延续时间约有500年,而后便中断了其发展史,再未见遗存的痕迹。直至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断层上,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于是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而这个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历久弥新焕发生机
黑陶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今天不再是普通的使用器皿,而成为一种高级的欣赏品。黑陶那古朴的韵味,永远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可以说,黑陶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滥觞,是人类智慧的端倪。它融土之魂、水之魄、木之精、火之灵而成就自身,用土与火的融合艺术,诠释着古老的文明,演绎着力与美的结晶,被史学界誉为“原始文化的瑰宝”。
如今,坤鹏黑陶不但延续了尘封千年的黑陶文化,而且将黑陶文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黑陶文化的传承,使古老的黑陶文化散发出了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除了观赏、实用之外,黑陶还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朋友及收藏家的欢迎。随着黑陶文化的发掘与研究,黑陶这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必将为世界文明社会的文化艺术交流作出积极的贡献。”七贤民俗村村长高涛说。黑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类,具有可开发性,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适当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才会使黑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将黑陶引入七贤民俗村非遗街,就是为了要珍惜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发掘它的文化底蕴,使其转化为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措施和必然途径。希望通过黑陶产品的展示,让更多的游客能认识黑陶、了解黑陶,将黑陶这个灿烂的文化遗产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本报记者 李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