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环境下,武陟县的用电量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
来自武陟县电业局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武陟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05%,其中第一产业在今年春季雨水充足、抗旱浇地用电减少的情况下,同比增长1.3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5.04%;第二产业同比增长4.83%。
“第二产业同比增长的4.8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在焦作六县市居第一,其中县产业集聚区内的200多家工业企业每月用电量在1200万千瓦时至1500万千瓦时之间,占工业区用电总量的70%还多。前4个月,产业集聚区工业用电量较去年同期更是增长了25.6%。”武陟县电业局局长孙宏伟告诉记者。
“武陟的用电量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用电量不降反升,反映了我们县起支撑作用的工业经济处于平稳运行状态。”武陟县发改委主任郭艳敏分析说,“今年前4个月,武陟县33个市定项目完成投资28.42亿元,占市定目标的49.89%,其中投资14.3亿元的一缆高科技电缆产业园项目已部分试产,投资10亿元的车邦汽车用品产业园项目已部分试生产,投资10.5亿元的磨料磨具产业园项目二期工程已部分试生产。这些重大项目的逐步推进,为武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记者在武陟县采访时深刻感受到,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很好效果,取决于该县项目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创新,取决于项目保障机制的更加科学有力。该县在实施分配式、捆绑式、保姆式项目服务制度,逐项目建立县级领导牵头协调、县直部门包办手续、政法部门班子成员包施工环境的多层次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重大项目推进运作机制,建立了“分块招商、归口洽谈、前置评估、集中签约、分批开工、后期跟踪”的六步工作法,运用开放的理念破解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难题,既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速度、规范了项目推进的流程,又为市定重点项目数量和质量持续保持全市先进位次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产业集聚区是工业发展的主平台、招商引资的主阵地、财政收入的主渠道,近年来,武陟县致力于提升其承载能力,新建设了8条道路,开通了城市公交,敷设了18公里的供热、供气管网,实现了区内企业集中供气和38家企业集中供热,并在原有2座110千伏变电站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了一座产业集聚区专用110千伏变电站,以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致力于产业的培育。该县培育了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造纸成套装备、超硬刀具和研磨设备、专用车、制动器4个门类、3000多个品种,工业制动器产量占全国市场的50%以上,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生物制药产业形成了国药容生、辅仁怀庆堂两大龙头企业、16家企业群体,年生产40亿支水针剂、4亿支冻干粉针剂,年销售收入近40亿元。
致力于科技创新。该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每年拿出3500万元支持企业创新,目前拥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的合作关系。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是超硬材料板块的领军企业,拥有全国唯一的超硬材料院士工作站,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立方氮化硼生产企业。5月20日,在该公司位于武陟县产业集聚区的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基地,记者注意到,该企业生产车间一派繁忙,二期厂房也于4月份开始建设。该公司行政部部长扈晓斌介绍说,生产销售态势不错,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去年底投产了适应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规则刀具生产线;一方面得益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产品60%都出口到了国外。
武陟县电业局营销部主任郭东乐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今年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完成业扩报装2户,容量为880KVA(千伏安);正在报装3户,容量为1080KVA。詹店新区完成业扩报装5户,容量1830KVA,较去年同期增长100%。
“目前县产业集聚区和詹店新区有一批在建重点项目,如黄河粮油机械园、宏基重工以及三和新型建材等基建基本结束,将陆续投产,预计第二季度工业负荷将持续增长,武陟工业经济的活力正在逐步显现。”郭东乐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的全省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中,武陟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5.1%。该县产业集聚区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亿元、税收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