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山上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十年九绝收,长年闹饥荒。为了生存,乡亲们满山“开膛破肚”挖白干卖钱,养家糊口。到头来,山上山下到处是裸露的山体,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急剧恶化,生存环境越变越差。
痛定思痛,小底村人明白了一个理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咋能实现这个双赢?利用靠近青天河风景区的地理优势,从本地十年九旱的实际出发,种植耐旱樱桃,还绿水青山,向樱桃要增收。
近年来,小底村人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退耕还林,缝山种树,山上山下、沟沟岔岔全都种上了樱桃树。
漫山遍野的樱桃花开了,小底村人的脸上绽放出充满希望的笑容,家家户户从此告别了靠天打粮糊口的穷日子。
小底村农民吴小旦提高嗓门对身边的乡亲和记者说:“不是吹牛,咱村群众靠种樱桃,真正扬眉吐气了。每到樱桃节,开车前来采摘樱桃的汽车停满了山岗和停车场,那真叫气派,大车小车密密匝匝,漫山遍野都是游人,一斤樱桃二三十元都抢疯了。”
“山里人厚道。俺村的樱桃,不打农药、不上化肥,是纯天然、清一色的绿色食品,口味好极了。”年过半百的村民吴秀花说,“俺村群众都靠种樱桃致富了,一亩地每年收入最少有2万元,多的有三四万元。一年下来,一家人种樱桃收入少说六七万元,多则十几万元。”
小底村群众陈霞家进入盛果期的樱桃树有2亩,一颗大树一年就能收入2000元。她说:“俺家又新栽种了4亩樱桃树,掰指头算算,再过几年,这日子可就更红火了。”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使小底村的山体变绿了,空气变清新了,生态环境变美了。遍布山体的“伤疤”被绿树“缝合”后,三季有花,四季有景,鸟语花香,景色醉人,置身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汽车驶离小底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画卷,不时在记者脑海中闪现。小底村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典范,而且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