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平没多久就沦陷了。接着,为了保存大学,民国政府决定在若干地区设立临时大学。清华、北大以及南开,在长沙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可接着,南京沦陷,长沙面临威胁。于是,长沙联合大学又迁往了大后方的昆明。
可想而知,到云南前,朱自清的生活可谓颠沛流离。故土不断沦于日军的铁蹄之下,国难当头,朱自清心中激愤万分。愤怒的是,日军的暴行可谓人神共愤;激动的是,多年来的抗日呼声终于成为了现实。
整整大半年的时间,朱自清随着联合大学,从北平到长沙,再到桂林,之后才进入云南境内。到了昆明后,因为昆明无力接纳这么多人的学校,而当时的蒙自因为少受战火波及,难民很多都集中在蒙自地区,而且有很多空房子。所以,临时大学决定迁往蒙自。
前往蒙自的时间,是当年的儿童节,也正是4月4日。那么紧张的时刻,当然没有人会有心情庆祝儿童节。不过,对于朱自清来说,这一年的儿童节,总算可以松口气,稍稍轻松一下了。从抗战爆发的1937年,到1938年的儿童节之前,朱自清都是焦头烂额的。
当时,临时大学搬到昆明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一部分学院留在昆明,而朱自清所在的文学院以及另一个学院迁往蒙自。朱自清提到,当时的蒙自虽然是个弹丸小城,只有几条小街道和几间店铺,却“小得好”,越住越有意思。外头战火纷飞,可蒙自这里格外静谧,俨然是一个不受战火波及的世外桃源。
朱自清到了蒙自后,从儿童节就开始的好心情,依旧保持了下来。他在日记中还不失风趣地提到,蒙自的唯一一个缺点就是苍蝇太多。可能当时天气热了,街上的苍蝇特别多,随便谁张一下口,就能飞进去一只苍蝇。朱自清一向是个不善开玩笑的人,而一向拘谨的他也开始有点嬉笑怒骂的味道,可以说明他当时的心情确实是好极了。
在蒙自的生活,无疑是惬意的。朱自清和闻一多这对老朋友相见,他乡遇故知,是难得的好事儿;学校租的是银行的旧址,风景优美,氛围恬静;朱自清还有了自己的单独小房间,这在当时也属难得了;他喜欢品尝当地的“雷稀饭”,还经常到越南华侨开的咖啡店,一坐就是大半天。这一切都令朱自清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再后来,朱自清的妻子和孩子,也都来到蒙自。在这样平静的小城里,能和家人一起共享美好时光无疑是美好的。尽管前方焦灼的战局,也令朱自清有些焦灼。
但不管怎么说,1938年的儿童节,托了蒙自这个世外桃源的福,朱自清总算能过几天惬意的小日子了。在战争的环境中,对朱自清来说,这也确属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