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傅,听说您发明的新型锚索钻机消音器效果不错,是真的吗?”得知“矿山老抠儿”刘金玉有了新发明,5月19日,记者来到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煤公司九里山矿修旧利废班。
“做个试验吧,看了以后你就知道效果如何了。”刘金玉说着随手打开一台130锚索钻机,顿时,一阵尖厉刺耳的声音覆盖了整个小院。
两个人站在对面大声说话都听不见,大家不约而同地捂住了耳朵。
“在院子里听着都这么大声音,在狭小的井下工作面声音会更大。”刘金玉关掉钻机说。
据悉,煤矿井下作业尤其是在开拓掘进过程中,130锚索钻机的使用非常频繁。它威力大、效率高,致命缺点是使用时噪声过大,不仅损害矿工的身体健康,而且操作时周围什么也听不见,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对这种尖厉刺耳的噪声,刘金玉太熟悉了,他琢磨钻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年春节前,他又拉回几台锚索钻机到修旧利废班里琢磨。
拆开钻机仔细观察分析后,他发现,原来钻机上自带的消音器只是个滤膜,对钻头高速旋转冲击岩石的消音作用不大。他决定自己制作一个更有效的消音器。
为了达到目的,刘金玉查阅各种资料,反复试验。春节期间,他都没能和家里人好好吃顿团圆饭。
一天早上,刘金玉在翻阅资料时,忽然想起自己以前曾焊接过摩托车上的消音器,效果还不错。能不能以此仿造一个锚索钻机消音器?想到这儿,刘金玉兴奋得从椅子上跳起来。
挑拣、设计、备料、拼接,刘金玉在废料堆里忙活了几天后,一台分体式消音器诞生了。连到钻机上一试,降噪效果确实有,但体积过大。
拎了拎30多公斤重的消音器,刘金玉眉头皱了起来。他知道井下作业的辛苦程度,不想让工友们负荷过重。
这半年来,刘金玉先后试验、改进了5次,消音器也经历了5代:消音管子从第一代200毫米×500毫米到第五代的130毫米×180毫米,形状从分体式变为一体式,重量由30多公斤减至3公斤。
第五代锚索钻机“一体式消音器”研制成功了!
这种消音器,比原来消音器70分贝的噪声降低约30%,约合46分贝,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85分贝。
专家们认为,这项创举,不仅有益于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有效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减少了噪声对矿工生命健康的侵害。
“其实它的制作原理很简单,我在直径150毫米、长180毫米的废管子里做了3个缓冲室,噪声经过缓冲,逐步减小,直到我们现在听到的这个音量。”刘金玉指着一台台做好的消音器说。
据九里山矿矿长郑保川介绍,截至目前,刘金玉已制作完成28台消音器,并已全部投入井下使用。该矿规定,今后所有使用的130锚索钻机,必须安装刘金玉创新研制的消音器才能下井工作。
“所以,革新、创新真的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秘,只要勤学勤钻、敢想敢干,就一定能干好……”刘金玉边说边把消音器安装在钻机上,轻按开关,钻机启动,犹如一台电扇呼呼地响,并不影响人们交流说话。
相关链接
刘金玉,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作煤业公司九里山矿节约能手,“抠”了26年,为公家省下数千万元,还带动大伙儿动脑动手修补工具。自2009年以来,他和同事们先后进行技术革新31项,其中28项获科技创新成果奖。九里山矿近2年与往年相比,每月减少几百万元材料费支出。本报曾刊发多篇报道,介绍刘金玉事迹。